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法律和制度层面应如何解决见义勇为的社会问题?

法律和制度层面应如何解决见义勇为的社会问题?

2022-10-07 22:1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安徽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07回复

专业分析:

法律是制度的体现,可是执行需要监督,包括对不良现象的举报等行为都属于见义勇为的范畴,可是愿意站出来的人不多,在严重的现象面前就更少了,值得鼓励。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法律上对于认定见义勇为做了以下的认定:根据《民法总则》第183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的,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以及《民法总则》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员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见义勇为行为至少需要以下四项法律要件: 1、见义勇为行为实施主体是自然人; 2、见义勇为者必须实施了危难救助的行为; 3、行为人并不具备法律约定的义务。所谓法律约定的义务是指行为人与救助对象之间存在法律规定的救助责任; 4、行为人主观存在维护公共利益或降低公共危害的意愿。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1、见义勇为的主体是非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自然人。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主体,在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义务时,不能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 2、见义勇为所保护的客体,是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公民为保护本人生命、财产安全而与违法犯罪做斗争的行为,不能认定为见义勇为。 3、见义勇为的主观方面在于积极主动、不顾个人安危。 4、见义勇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遭受正在进行的侵害的时候,义无反顾地与危害行为或者自然灾害进行斗争的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见义勇为工作存在的问题
    见义勇为工作存在的问题

    其一,全社会的冷漠已让见义勇为成为单打独斗的个体英雄行为。现实生活中仍然有一些人坚持见义勇为,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赞许,但是当他见义勇为时,社会却表现的非常冷漠,不管他如何的呼吁社会其他人给予帮忙,就是很难或很少得到其他陌生的社会人的帮助

    2020.03.12 898
  • 法律见义勇为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见义勇为是如何规定的

    1、见义勇为的主体是非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自然人。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主体,在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义务时,不能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 2、见义勇为所保护的客体,是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公民为保护本人生命、财产安全而与违法犯罪

    2021.02.18 459
  • 法律上如何规定见义勇为
    法律上如何规定见义勇为

    (1)见义勇为行为实施主体是自然人。 (2)见义勇为者必须实施了危难救助行为。 (3)行为人并不具备法律约定的义务。 (4)行为人主观存在维护公共利益或降低公共危害的意愿。

    2021.04.02 636
专业问答更多>>
  • 法律上应该如何规定见义勇为

    (1)见义勇为行为实施主体是自然人。所谓自然人是指与法人相对的社会公民个体的统称。由于见义勇为行为是紧急情况下实施者根据主观判断后所采取的行为和行动,因此无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

    2022-08-31 15,340
  • 法律上如何规定见义勇为

    (1)见义勇为行为实施主体是自然人。所谓自然人是指与法人相对的社会公民个体的统称。由于见义勇为行为是紧急情况下实施者根据主观判断后所采取的行为和行动,因此无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

    2022-08-27 15,340
  • 法律上对见义勇为者如何赔偿

    在这一方面,尚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如果见义勇为者有实质上的第三人,则由侵害者赔偿;如果没有,则适用《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为维护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使自己受

    2022-03-11 15,340
  • 法律上应该怎么规定见义勇为

    (1)见义勇为行为实施主体是自然人。所谓自然人是指与法人相对的社会公民个体的统称。由于见义勇为行为是紧急情况下实施者根据主观判断后所采取的行为和行动,因此无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

    2022-08-3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社会物质生活如何制约影响法律 00:52
    社会物质生活如何制约影响法律

    社会物质生活制约影响法律如下:法律有物质制约性,即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该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反映在法律中的统治阶级意志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统治者个人随心所欲的结果,而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的物质

    2,442 2022.04.17
  • 儿子啃老如何通过法律解决 00:54
    儿子啃老如何通过法律解决

    儿子啃老是无法通过法律的方式解决的。法律对儿子啃老未作明确的规定,所以无法通过法律的方式进行解决,只能通过道德的方式进行处理,毕竟法律只规定抚养义务结束的时间,对于啃老现象只能由父母与子女协商解决。父母可以找儿子进行协商,让儿子自愿独立生活

    4,590 2022.05.11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