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被辞退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女职工怀孕期间,公司无正当理由不得辞退女职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怀孕女职工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监察大队进行投诉,或者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依法追究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行为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劳动者在哺乳期间,用人单位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除非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 2、劳动合同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到期,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合同,而是应当续延原合同至一年哺乳期结束为止。用人单位单方面辞退孕期的女职工是违法的,可以让用人单位补偿; 3、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以下情况怀孕被辞退合法:孕妇违反单位规章制度;试用期的孕妇;孕妇有严重失职行为;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孕妇兼职并影响了本职工作;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一旦孕期、产期或者哺乳期妇女出现了法律规定的上述六种情形之一,用人单位的一方有权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而且也不用支付赔偿金。
-
孕妇被辞退的具体规定有哪些
孕妇被辞退赔偿规定有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相当于2倍的经济补偿金,怀孕、产期、哺乳期的工资,工资和加班工资应一并发放。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2020.07.28 191 -
怀孕被辞退有哪些赔偿项目
怀孕被辞退根据相关条例规定是不合法的,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结婚等辞退女职工,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女职工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不终止合同,用人单位应该继续履行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按规定赔付劳动者两倍支付金,劳动者工资高于用人单
2022.04.12 496 -
怀孕期间被辞退赔偿有哪些
如果孕妇是被用人单位违法辞退、,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起支付赔偿金;属于过失性辞退的,用人单位不需要赔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就支付给劳动者一个月的工资。
2020.07.30 193
-
怀孕被辞退补偿有哪些规定
如果孕妇是被用人单位违法辞退、,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起支付赔偿金;属于过失性辞退的,用人单位不需要赔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就支付给劳动者一个月的工资。
2022-11-09 15,340 -
怀孕被辞退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怀孕被辞退维权如下:员工可以与单位协商,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或者要求其支付违规解约的赔偿金;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局举报投诉,或者依法提请劳动仲裁。
2023-02-13 15,340 -
孕妇被辞退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到期,单位不得终止合同,而是应当续延原合同至一年哺乳期结束为止。单位单方面辞退处于孕期的你是违法的,你可以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不要求单位继续履
2021-07-08 15,340 -
员工怀孕不能辞退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第六条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
2023-06-01 15,340
-
01:02
怀孕期被辞退有哪些赔偿怀孕期被辞退有以下赔偿: 1、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相当于2倍的经济补偿金。计算方式:工作年限乘以离职前12月的平均工资乘以2倍; 2、怀孕、产期、哺乳期三期工资; 3、工资和加班工资应一并发放。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
5,227 2022.04.17 -
01:10
怀孕期间被公司辞退有赔偿吗怀孕期间被公司辞退有赔偿。 法律明确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违反此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属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即员工工作每满一年支付2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1,815 2022.06.15 -
01:06
怀孕期间被辞退怎么处理怀孕期间被辞退的,用人单位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向劳动者支付二倍赔偿金。 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以女职工怀孕为由进行辞退的做法,是一种严重
845 202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