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怎么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正常管理活动,以及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惩治此种犯罪是为了保护公共物品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枪支、弹药、管制刀具而非法携带。至于其犯罪目的则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如有的是为了进行其他犯罪而携带;有的是为了带回家使用,等等。不论出于什么目的,都不影响犯罪的成立。 如果行为人确实不知道,被他人利用而携带,由于主观上没有故意,因此不构成犯罪。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的判刑规则:依法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构成本罪的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所携带的枪支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会危害公共安全仍要携带的行为。
行为人构成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构成本罪的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所携带的枪支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会危害公共安全仍要携带的行为。
-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怎么量刑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的量刑标准:非法携带枪支、弹药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0.06.29 119 -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怎么处罚?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的处罚:构成本罪的,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罪客观行为中的携带,是指在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时,将枪支带在身上或者置于身边,使其置于行为人现实的支配之下的行为。
2020.11.17 92 -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怎么判刑?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判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拘役最长为六个月,管制最长为两年。构成本罪必须要非法携带枪支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并且情节严重才构成本罪。
2020.08.11 86
-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
非法持有枪支罪是指不符合配备、配置枪支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持有枪支的行为。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罪是指违反有关规定,非法携带枪支,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
2022-05-08 15,340 -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
非法持有枪支罪是指不符合配备、配置枪支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持有枪支的行为。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罪是指违反有关规定,非法携带枪支,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
2022-05-08 15,340 -
怎么认定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
以下标准可以立案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的罪行: 1、携带一支以上枪或手榴弹、炸弹、地雷、手雷等杀伤性弹药; 2、携带一套以上爆炸装置; 3、携带的弹药。爆炸物在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上爆炸或燃烧,未
2021-11-04 15,340 -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与非法携带枪支罪的区别
非法持有枪支罪是指不符合配备、配置枪支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持有枪支的行为。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罪是指违反有关规定,非法携带枪支,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
2022-03-10 15,340
-
00:58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怎么判刑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判刑标准如下: 1、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对行为人应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过失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
539 2022.05.27 -
01:16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定罪与量刑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定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即危害公共安全罪,在认定时,要严格掌握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要件。 对于用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之间的界限进行区分。如果犯罪分子使用危险方法,实施
1,043 2022.04.17 -
00:54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构成要件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大量公私财产的安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所谓其他危险方法,是指放火、决水、爆
2,08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