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商标侵权可以判缓吗

商标侵权可以判缓吗

2022-11-09 16:0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天津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1-09回复

专业分析:

商标侵权可以判缓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商标侵权可以判缓刑。满足缓刑适用条件就可以判缓刑。如果侵犯了他人的商标权,也就是说,未经他人许可,在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话,是可以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商标侵权构成犯罪且符合判缓条件的可以判缓。如果是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是有可能被判处缓刑的。如果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律师普法更多>>
  • 商标侵权怎么判可以判缓吗
    商标侵权怎么判可以判缓吗

    商标侵权的判决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对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1.03.22 133
  • 商标侵权一定要判缓吗
    商标侵权一定要判缓吗

    商标侵权如果是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是有可能被判处缓刑的。如果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9.21 76
  • 商标侵权可以起诉吗
    商标侵权可以起诉吗

    商标如果被他人侵犯了,此时可以通过行政方法来维权,即向工商管理部门进行投诉,当然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商标民事纠纷的第一审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

    2020.05.23 168
专业问答更多>>
  • 商标侵权可以判缓吗?

    商标侵权可以判缓刑。

    2022-05-16 15,340
  • 商标侵权多少不可以判缓刑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

    2022-07-17 15,340
  • 商标侵权会判缓刑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篇第四章第五节缓刑 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

    2022-07-25 15,340
  • 商标侵权可以判刑吗

    《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关于商标侵权可以判刑吗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所称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1)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

    2022-07-2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商标侵权认定标准 01:18
    商标侵权认定标准

    认定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可以参考下列标准: 第一,有违法行为存在。侵权行为人存在《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条例中规定的侵权行为。比如:没有经过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销售侵犯注

    5,120 2022.04.15
  • 职务侵占可以缓刑吗 01:08
    职务侵占可以缓刑吗

    职务侵占罪有可能被判处缓刑。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分子想要被判处缓刑,其需要满足的条件如下:首先,该犯罪分子不是累犯或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其次,该犯罪分子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职务侵占罪的量刑幅度有三种,其中,利

    793 2022.07.12
  • 商业秘密侵权会判刑吗 01:20
    商业秘密侵权会判刑吗

    侵犯商业秘密构成犯罪,会判刑。侵犯商业秘密罪,指的是犯罪嫌疑人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或获取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相

    1,091 2022.04.15
其他知识产权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