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档案保管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查阅人的身份审查很严格的。 参考某法院的实施细则。 第八条借阅、借调档案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任何单位及个人借阅、借调档案必须由办公室主任审批,由档案管理员办理借阅、借调手续,未经批准,档案管理员不得随意外借档案。 第九条借卷人不得将借阅、借调的档案擅自转借他人。 第十条本院各部门之间、工作人员之间不得横向借卷,更不得擅自外借档案。 第十一条上级法院、同级党委、人大及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等政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借调档案,借卷人必须持有单位介绍信、工作证或是身份证,根据正式调卷函件经办公室主任审批后,办理借调手续。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对社会有不良影响的案卷,不得查阅。 第十二条律师、诉讼代理人须持当事人的授权委托书、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所函件或身份证,可以查阅已审理终结并归档的审判卷宗的正卷。 (注意这条)第十三条当事人持身份证,可以查阅已审理终结并归档的案卷正卷。 第十四条卷宗档案借调时要当面点清,并填写《档案借阅登记簿》,对借阅的卷宗档案要妥善保管,不得拆封抽取材料,污损、毁坏、勾画、批注、折叠或丢失。 第十五条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抄录、复制档案材料,查阅档案时禁止吸烟,不得私自扩大利用范围,对摘抄、复制件应由档案员审查盖章。 第十六条查阅卷宗必须在档案管理员指定的场所,并有档案管理员在场。 第十七条档案管理员在办理案卷出借和退还手续时必须认真审查证件,进行登记;案卷收回时应认真检查、核对册数并检查卷宗的完整性,并对摘抄、复印的内容与原件进行核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法院档案保留多少年
法院档案至少30年,证据至少15年,诉讼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凡属需要长远保存查考利用的档案,化为永久保管;属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需要保存查考利用的档案,化为长期保管;保管期限为60年。
2020.10.27 663 -
诉讼档案保管期限
诉讼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凡属需要长远保存查考利用的档案划为永久保管;凡属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需要保存查考利用的档案划为长期保管,保管期限为60年;凡属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需要保存查考利用的档案划为短期保管,保管期限为30年。
2020.01.03 911 -
法院档案可以保存多少年?
法院档案至少30年,证据至少15年,诉讼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凡属需要长远保存查考利用的档案,化为永久保管;属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需要保存查考利用的档案,化为长期保管;保管期限为60年。
2020.08.28 862
-
档案怎么保管
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档案局《关于人民法院诉讼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诉讼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根据人民法院诉讼档案的特点,凡属本院审判活动形成的需要长远利用的诉讼档案,划为永久保管。凡属在
2022-02-04 15,340 -
人民法院档案保管期限是多久,法院对案卷进行保管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一般情况下,法院最少要保存30年。《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档案局关于人民法院诉讼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第三条规定:诉讼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根据人民法院诉讼档案的特点,凡属本院审判活动形成
2022-01-27 15,340 -
关于企业档案档案保管期限规定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根据《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有关规定:第七条企业档案的保管期限为永久性和定期性,一般分为30年和10年。第八条企业管理档案的永久保管主要包括:(1)企业在设立、合
2021-12-22 15,340 -
人事档案保管期限
对于在职员工,其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始终保存。劳动关系终止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应当保存至少两年备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终止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终止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
2021-12-21 15,340
-
00:58
离婚案件管辖法院怎么看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确定法院管辖时,遵循原告就被告的原则,由被告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法院管辖。但离婚案件较于普通民事案件有特殊之处,为了方便当事人提起诉讼,司法解释对离婚案件的管辖做出了特殊规定。如果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的,另
650 2022.04.17 -
01:06
专利纠纷案件由哪个法院管辖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的管辖法院为: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法院。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法院进行起诉。 这里所说的侵权行为地,实际上范围很广,具体包括了: 1、被控侵犯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产品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
2,338 2022.04.15 -
01:31
无档案人员怎样建档无档案人员的建档方式如下:1、职工本人提供身份证、户口原件及复印件,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档案补办并备案;2、由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或职工个人到该职工原始招工部门、市档案馆、用人单位属地档案馆或其他相关部门查找、复印以下职工档案要件:工龄确认
14,09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