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强迫交易罪与寻衅滋事罪两者有哪些区别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认定: 1、本罪的犯罪客体是社会秩序。 2、寻衅滋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3、寻衅滋事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破坏社会秩序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区别: 1、从主观方面看,抢劫罪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表现为以暴力或暴力胁迫方式非法占有公私财物。寻衅滋事罪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表现为出于寻求精神刺激等不健康心理,公然扰乱社会秩序。 2、从客观方面看,抢劫罪行为人的客观行为一般表现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或者守护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使受害人身体受到强制,不能反抗或者不敢反抗,抢走财物或者迫使受害人交出财物。寻衅滋事罪行为人的客观行为一般表现为无事生非、故意找茬、肆意挑衅,扰乱社会秩序。 3、从侵害的客体看,两罪也不相同。抢劫罪侵害的是公私财产权利和他人的人身权利;寻衅滋事罪侵害的主要是社会秩序。
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刑法将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表现形式规定为四种: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
抢劫罪与强迫交易罪的区别有哪些
抢劫罪与强迫交易罪的区别如下: 1、对象不同; 2、暴力程度不同; 3、威胁的内容不同; 4、威胁的方式不同; 5、实现威胁的时间不同; 6、其他手段能否使用不同; 7、客观性能不同; 8、主观方面不同; 9、主体不同。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
2022.04.14 499 -
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有哪些
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在于: 1、主观故意,故意伤害罪的主观故意是伤害他人的健康,希望并允许这种行为的发生。寻衅滋事罪是故意寻衅滋事,破坏公共场所等社会秩序,造成公共财产秩序严重混乱; 2、从行为侵权的对象来看,寻衅滋事罪的对象往往是
2022.04.14 237 -
抢劫罪和寻衅滋事罪有哪些区别
认定: 1、本罪的犯罪客体是社会秩序。 2、寻衅滋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3、寻衅滋事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破坏社会秩序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区
2020.11.25 138
-
强迫交易罪与寻衅滋事罪有哪些区别?
1、客体不同。强迫交易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市场交易秩序和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或其它合法权益,而寻衅滋事罪侵犯的则是简单客体,即社会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不同。强迫交易罪行为人在强迫对方达到交易
2022-05-21 15,340 -
强迫交易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有哪些
1、客体不同。强迫交易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市场交易秩序和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或其它合法权益,而寻衅滋事罪侵犯的则是简单客体,即社会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不同。强迫交易罪行为人在强迫对方达到交易
2021-01-12 15,340 -
强迫交易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
寻衅滋事罪在客观方面也可表现为强拿硬要行为,两罪区别在于: (1)客体不同。强迫交易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市场交易秩序和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或其它合法权益,而寻衅滋事罪侵犯的则是简单客体,即社会管
2021-01-01 15,340 -
强迫交易罪与寻衅滋事罪有什么区别
1、主观故意不同。两者主观方面虽然均表现为故意,但强迫交易罪中行为人是通过强迫交易或服务活动达到获取非法利益之目的,其犯罪故意具有明显的获利性;寻衅滋事罪中行为人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对社会公共秩序的
2022-05-18 15,340
-
00:54
寻衅滋事最高判几年
如果行为人多次犯寻衅滋事罪,最高能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还可以并处罚金。如果没有多次犯罪,犯罪分子一般应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行为人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在公共场合带
1,601 2022.04.17 -
00:53
故意伤害与寻衅滋事的区别
寻衅滋事和故意伤害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寻衅滋事是随意殴打他人,行为人的动机是发泄不良的情绪,殴打的原因,殴打的对象,手段,都具有随意性,而故意伤害在于行为人一般都有直接明确的伤害故意和目的,伤害他人的原因,对象一般都具有特定性;2
3,077 2022.04.17 -
01:10
寻衅滋事罪最新立案标准
行为人寻衅滋事,导致社会秩序受到破坏,涉嫌以下行为之一的,应予以立案并追诉其有关的刑事责任: 1、行为人肆意殴打他人,导致他人身体受到伤害;或持械任意殴打他人、或者产生其他恶劣情节的; 2、追赶、拦截、辱骂他人,导致他人工作、生活、生产受到
1,67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