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起诉中断的适用条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引起的事实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其特点在于均是当事人有意识的行为,包括起诉、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行为。这些法定事由只要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出现即引起时效的中断(具体事由后述)。2、中断诉讼时效的法定事由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均产生中断的法律效力。而且诉讼时效中断的次数不受法律限制,也就是说,诉讼时效因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后,权利人在新的诉讼时效期间,再次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3、从诉讼时效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从而法定事由发生之前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与重新计算的时效期间没有关系,在此种意义上,民法学称诉讼时效中断为根本性障碍。4、当发生不可抗力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时,不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民事诉讼时效中断的适用条件有,权利人请求义务人履行义务;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起诉或者申请仲裁;或者与起诉和申请仲裁有同等效力的其他适用条件。
民事诉讼时效中断的适用条件主要包括: 1、权利人请求义务人履行义务;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3、权利人起诉或者申请仲裁; 4、与起诉和申请仲裁有同等效力的其他适用条件。
-
民事诉讼时效中断的适用条件具体是
民事诉讼时效中断的适用条件: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或者双方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2、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3、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2021.04.25 101 -
诉讼时效的中断的适用条件
诉讼时效的中断的适用条件如下: 1.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实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其特点在于均是当事人有意识的行为,包括起诉、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行为。 2.中断诉讼时效的法定事由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
2021.03.14 149 -
诉讼时效中断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诉讼时效中断的适用条件主要有: 1、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实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其特点在于均是当事人有意识的行为,包括起诉、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行为。这些法定事由只要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出现即引起时效的中断。 2、中断诉讼时效的
2021.04.27 180
-
民事诉讼中拘传的适用条件
拘传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案的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在诉讼程序中,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0条的规定,适用拘传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必须是必须到庭
2022-05-09 15,340 -
民事诉讼中级别管辖的适用条件
在实践中,一般级别管辖问题由法院自行把握。但如果一审法院已经做出判决,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级别管辖异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条之规定“当事人未依法提出管辖权异议,但受诉人民法院发现其没有级
2022-03-16 15,340 -
诉讼时效中断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1、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实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其特点在于均是当事人有意识的行为,包括起诉、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行为。这些法定事由只要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出现即引起时效的中断。 2、中断诉
2021-07-06 15,340 -
诉讼时效中断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1.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实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其特点在于均是当事人有意识的行为,包括起诉、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行为。这些法定事由只要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出现即引起时效的中断(具体事由后述
2021-07-05 15,340
-
01:20
缓刑的适用条件
缓刑指的是对触犯刑法,且已构成犯罪、应受到对应刑罚处罚的犯罪人,先行定罪但暂不执行所判罪的刑罚,同时满足以下两点则可实行缓刑: 1、除累犯之外的所有被判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人。 除累犯之外,主要是因为其因犯罪被处以刑罚之后在法定时
7,726 2022.04.17 -
00:49
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
附带民事诉讼,一般有以下的五个条件,具体如下: 1、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法定代理人符合法定条件; 2、有明确的被告人; 3、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 4、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 5、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
1,683 2022.04.17 -
01:02
代位继承的适用条件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代位继承的适用条件有以下几点: 1、被代位人必须先于被继承人死亡; 2、如果先死亡的被代位人,必须是被继承人的子女,而其他的继承人,例如被继承人的父母、配偶、兄弟姐妹等等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则不发生代位继承; 3、代
24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