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造有价票证罪犯罪事实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满足以下要素会构成仿造有价票证罪: (一)主要要素:主体为一般主体; (二)主观要素:主观表现为故意; (三)对象要求:侵权对象是有价票证的管理活动; (四)客观方面:伪造车票、船票、邮票或者其他有价票证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七条 伪造或者倒卖伪造的车票、船票、邮票或者其他有价票证,数额较大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票证价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票证价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倒卖车票、船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票证价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仿造有价票证罪即伪造有价票证罪的的犯罪构成包括: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且以非法营利为目的; 3、犯罪客体是有价票证的管理活动; 4、客观方面即伪造车票、船票、邮票或者其他有价票证的行为。
仿造有价票证罪的犯罪构成: 1、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2、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 3、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有价票证的管理活动; 4、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车票、船票、邮票或者其他有价票证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伪造或者倒卖伪造的车票、船票、邮票或者其他有价票证,数额较大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票证价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票证价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
仿造有价票证罪有哪些惩罚?
《刑法》没有规定仿造有价票证罪,规定的是伪造有价票证罪。犯此罪的,数额较大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票证价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票证价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2020.07.29 139 -
仿造有价票证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1、客体要件: 伪造有价票证罪侵犯的客体是有价票证的管理活动,犯罪的对象是车票、船票、邮票等有价票证,这些票证都表示一定的货币数额,对于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邮电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并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 2、客观要件: 伪造、倒卖伪造
2020.08.04 164 -
仿造有价票证罪具有哪些特征
构成仿造有价票证罪的要件主要包括: 1、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一般是出于故意,且以营利为目的; 3、侵害的客体是有价票证的管理活动; 4、客观方面存在伪造伪造的车票、船票、邮票或者其他有价票证的行为。
2020.04.11 101
-
仿造有价票证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以下要素会构成仿造有价票证罪: 1、客体要件是侵害了有价票证的管理活动; 2、客观要件是伪造或者倒卖伪造的车票、船票、邮票或者其他有价票证的行为; 3、主体要件是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是故意,且多具
2022-06-04 15,340 -
仿造有价票证罪是否犯罪
模仿有价票证罪既遂的处罚:一般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票证金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伪造有价票证罪客观上表现为伪造车票、船票、邮票或者其他有价票证,数额较大。
2021-11-23 15,340 -
犯仿造有价票证罪构成犯罪吗
犯仿造有价票证罪既遂严重。法律规定,仿造有价票证,数额较大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票证价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票证价额一倍以上五
2022-06-10 15,340 -
仿造有价票证罪有哪些情形
仿造有价票证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有价票证的管理活动,犯罪的对象是车票、船票、邮票等有价票证; 2、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或者倒卖伪造的车票、船票、邮票或者其他有价票证的行为; 3、本罪的主
2022-06-07 15,340
-
01:14
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量刑标准如果犯罪嫌疑人伪造、变造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的,就构成了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主要有下面几个量刑幅度: 第一,如果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数额较大的,依法判处三年以下
1,402 2021.04.25 -
01:07
毒品犯罪定罪有哪些毒品犯罪定罪内容如下: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这是司法实践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毒品犯罪; 2、非法持有毒品罪; 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4、走私制毒物品罪; 5、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 6、非法种植毒
867 2022.05.26 -
01:04
侵犯财产罪有哪些侵犯财产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攫取公私财物,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侵犯财产罪的客体是社会主义财产关系,包括全民所有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以及公民私人合法所有的财产关系。 侵犯财产罪主要有: 1、公然强取型犯罪,包括抢劫罪、抢夺罪、聚
734 202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