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提出答辩状后被告人多少日内收到传票并多少日内对方收到答辩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五日内。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第一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第一百二十七条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两辆汽车直行相撞,如果都属于正常行车的情况下,双方负同等责任。公安交管机关是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来划分责任的。
-
被告能得到原告答辩状吗
原告正常来说是可以收到被告的答辩状的。答辩状应该给原告送达,被告没有答辩的话就看不到了。如果被告在开庭前递交了答辩状,原告可以看答辩状。被告答辩状什么时候提交法院,法律上无明确限定,因为法律限定不提交答辩状都能够,都不会以下案件的正常审理。
2021.10.11 1,256 -
原告收到答辩状后应该做什么
答辩状是被告(人)、被反诉人、被上诉人、被申请(诉)人针对起诉状、反诉状、上诉状、再审申请(诉)书的内容,在法定期限内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回答和辩驳的文书,是诉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文种之一。答辩状是法律赋予处于被告地位的案件当事人的一种权利,其
2020.08.06 2,540 -
答辩状的答辩人是指原告还是被告
答辩状的答辩人是被告。在民事诉讼中,所谓答辩,是指被告或第三人对原告所主张的权利和事实进行陈述或提出抗辩意见,进行答辩的人称为答辩人,对方则称为被答辩人。因此,被答辩人是原告,答辩人是被告。
2020.01.24 2,683
-
收到起诉状多少日内提交答辩状
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
2022-06-11 15,340 -
原告收到离婚诉讼状几日内提交答辩状
最好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超过也不影响,但会影响法官第一印象。《民诉法》规定: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
2022-03-09 15,340 -
离婚诉讼被告提出答辩状, 多久收到传票
提问者作为被告,那么应该在法院立案后五日内收到法院的起诉状副本。如果当事人的联系方式,或者居住地非常稳定,法院应该依法送达。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
2022-03-11 15,340 -
法院收到起诉状多少日内对当事人提出答辩状,答辩状的时间是怎样的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
2022-02-07 15,340
-
01:02
离婚被告答辩状怎么写
首先,要在开头写明答辩人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户籍所在地等信息; 其次,答辩人要根据对方起诉状的内容一一进行答辩,如果不同意离婚,可以提出,双方当前情况,不属于法定判离情形的答辩意见。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男女双方感情破裂且调解失
5,709 2022.04.17 -
01:12
离婚答辩状有什么用
离婚答辩状,是指离婚案件中的被告针对原告起诉的事实与理由,进行答复和辩解的法律文书。答辩状可以反驳原告于起诉状中控诉的内容,能够表现出被告对同一问题与原告不同的解释,有利于被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法官在审理时对原、被告双方的婚姻状况
2,104 2022.04.17 -
01:07
保险合同纠纷答辩状怎么写
保险合同纠纷答辩状的内容包括: 1、答辩人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和住所。 2、答辩意见,答辩意见又包括了三点,即:被告应当对原告实际发生的损失,足额予以赔付;关于本案中应当赔付的各项损失;被告的拒赔理由不成立。 3、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1,49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