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后人死亡用人单位该怎么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在进行救治的过程中死亡的,按工伤死亡进行赔偿,赔偿的项目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 (一)项、第 (二)项规定的待遇。
患者若在治疗过程中死亡,医疗机构具有过错的,应当赔偿相应的人身损害赔偿费用,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
工人上班死亡单位怎么赔偿
工人上班死亡单位赔偿看具体情况。如果因工死亡,由工伤保险基金赔偿,单位不需要赔偿。如果非因工死亡,养老保险将支付丧葬费和养老金。如果不购买社保,单位必须按社保赔偿,但具体赔偿标准因地而异。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
2022.04.15 623 -
工伤以后用人单位该怎么赔偿
用人单位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劳动者工伤后支付以下工伤保险待遇: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支付全部工伤保险待遇,包括本该由
2020.11.18 121 -
工伤死亡用人单位拒赔怎么办
(一)申请工伤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伤害事故发生1个月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不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近亲属可以在伤害事故发生1年内申请工伤认定。事故单位不申请,不赔偿,那么作为近亲属,要先到社会保
2020.06.29 202
-
一级伤残签定后人死亡用人单位应该怎么赔偿
首先要搞清其死亡和工伤有没有必然联系还有就是鉴定工伤到其死亡时间是多久如果其人工伤后在医院救治时间长(3天以上)一般属于医疗事故。如果是工伤后抢救没有超过24小时就叫工伤死亡,就你说说鉴定后死亡,我想
2022-10-09 15,340 -
工伤治疗期间死亡单位应该赔偿吗
1、医疗费: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
2022-03-15 15,340 -
工伤死亡赔偿金用人单位怎么赔偿?
工伤劳动者被宣告死亡的,可以获得工伤死亡赔偿金。工伤死亡赔偿金的支付方式有: 1、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及供养亲属抚恤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
2022-04-18 15,340 -
工伤死亡赔偿后用人单位还有赔偿吗
没有的。工伤造成死亡的赔偿项目:丧葬补助金、一次性伤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等。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
2022-02-03 15,340
-
01:32
在单位意外死亡应该怎么赔偿
一、按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劳动者上班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亡。劳动者工亡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按下列标准支付丧葬费、工亡补助金和抚恤金(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
2,262 2022.04.17 -
00:53
工伤用人单位不赔偿怎么办
工伤认定申请;申请仲裁;起诉。工伤事故是指的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工伤用人单位不赔偿,如果和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那么就只能够先向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劳动关系。确认了劳动关系之后再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
1,689 2022.04.15 -
00:52
上班路上出车祸死亡单位怎么赔偿
上班路上出车祸死亡,不属于工伤,单位一般不会赔偿。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地点内,因工受伤;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地点内,因为预备和收尾工作受伤;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内,因工
2,76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