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主妇有一个孩子抚养权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若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或者母亲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的,或者有其它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行为的情形,子女可随父方生活。 对两周岁以上的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对于其中一方已做绝育手术或丧失生育能力的;一方无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或者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多年的,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有能力照顾未成年子女的等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应该征求子女的意见。 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也可以协议轮流抚养子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家庭主妇可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但孩子抚养权判给谁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果有明确的证据,在判决中会占有很大的优势。家庭主妇本身可能经济收入水平不高,但其实如果男方存在一些严重影响到孩子身心健康的情况,比如有暴力倾向或者不对孩子履行自己的抚养义务,相比之下此时还是家庭主妇一方获得孩子抚养权的胜算要大一些。
家庭主妇能争取两个孩子抚养权。法律规定父母双方都有抚养、教育孩子的义务,都有权利争取孩子的抚养权。但是抚养权的归属是以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为前提,根据双方的经济情况、生活条件和有利于孩子健康生活等因素具体分析判定的。
-
家庭主妇可以有孩子的抚养权吗
家庭主妇是有孩子抚养权的。法律规定父母双方都有抚养、教育孩子的义务,都有争取孩子抚养权的权利。抚养权的归属是以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为前提根据双方的经济情况、生活条件和有利于孩子健康生活等因素具体分析判定的。所以最后抚养权会属于谁还要
2022.04.16 1,042 -
家庭主妇怎么争孩子抚养权
(一)在男女双方的抚养条件,如工作稳定程度、收入情况差距不大的前提下,如果男方对于夫妻感情破裂有过错,如,有家庭暴力、有证据证明的婚外情等,孩子判归女方的可能性较大。 (二)男方有不良嗜好,如赌博、酗酒等恶习等。考虑到其恶习对孩子成长有不利
2021.04.14 140 -
家庭主妇怎样争孩子抚养权
家庭主妇争孩子抚养权: 1、对双方的基本条件进行比较分析,突出有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性质、工作环境、收入状况、生活条件、文化程度、性格修养等。比如一方的思想素质在争取孩子的抚养权方面尤为重要,因为直接抚养方的思想素质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健
2022.04.15 281
-
家庭主妇要争夺孩子抚养权吗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若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或者母亲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的,或者有其它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行为的情形,子女可随父方生活。 对两周岁以上的未成年的子
2022-07-28 15,340 -
家庭主妇怎么争取孩子抚养权
家庭主妇争孩子抚养权可以从家庭环境、经济能力、性格习惯等因素出发,若是对方存在赌博、家暴等行为的,还可以向法院提供证据证明。家庭主妇取得抚养权之后,对方应当支付抚养费。
2021-08-15 15,340 -
家庭主妇离婚怎样争取孩子抚养权
家庭主妇离婚争夺孩子的抚养权,首先可以和孩子的父亲协商,争取孩子父亲同意把抚养权给自己;如果孩子的父亲也争夺孩子的抚养权的,那么要准备好证据证明自己更适合抚养孩子,也要有证据证明自己有抚养能力。
2022-06-08 15,340 -
家庭主妇怎样才能获得孩子抚养权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若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或者母亲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的,或者有其它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行为的情形,子女可随父方生活。 对两周岁以上的未成年的子
2022-07-28 15,340
-
01:06
家庭主妇离婚怎么争取孩子抚养权家庭主妇离婚争取孩子抚养权,可以看是否存在以下情况,并相应的准备证据: 1、孩子的年龄上,如果孩子年龄在两周岁以内,原则上由女方抚养; 2、如果孩子在两周岁以上,但是年龄也比较小,处于幼儿期,同等条件下,法院判归女方抚养的可能性会相对大一些
634 2022.06.15 -
01:01
有家暴史有孩子抚养权吗有家暴史的人也是可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的。因为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不会因为离婚而消除。但是家暴有可能会成为争取抚养权的一个不利的因素。如果一方存在家庭暴力的行为,往往难以给孩子提供稳定良好的生活环境,因此法院有可能会把孩子判给无家庭暴力的这一方。
890 2022.04.15 -
01:02
一个孩子抚养权只能归一方吗孩子的抚养权并不是只能够归一方所有,也可以抚养权归双方共同所有,双方轮流抚养照顾孩子。一般情况下父母双方离婚,一般法院会判决孩子的抚养权归一方所有,另外一方有探视的权利,另外一方需要支付孩子的抚养费用。但是如果双方都想要共同抚养孩子的,双方
1,68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