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后,小孩看护人能够给小孩改姓名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能。作为子女,对自己姓名的命名享有自主权,但如欲更改父母已确定的姓名,应当在成年以后。未成年人尚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对其姓名的命名,应当尊重父母双方的共同意见。 2、父母离异后,仍然是其子女的法定监护人。我国《民法典》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一般而言,子女出生后,其姓名是经父母双方协商一致后确定的,因此孩子姓名的变更,同样应由双方协商一致。父母离异后,任何一方都不得擅自更改子女的姓名。特别是父母离异后,为了使未成年人顺利健康地成长,父或母以及孩子,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更改未成年人的姓名。 3、《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条【自然人选取姓氏】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 (三)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自然人决定、变更姓名,或者法人、非法人组织决定、变更、转让名称的,应当依法向有关机关办理登记手续,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事主体变更姓名、名称的,变更前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其具有法律约束力。
-
离婚带小孩改嫁小孩能改姓吗
离婚带小孩改嫁小孩能改姓。夫妻离婚后孩子改姓是需要经过夫妻双方同意的,一般来说是要经过父亲的同意,因为孩子原先都是随父姓,如果父亲不同意的话,那么母亲是不可以擅自把孩子的姓改随母亲姓。父亲同意孩子改姓的,那么需要准备好申请人的书面申请、父母
2021.12.12 1,386 -
离婚后监护人能不能改小孩姓氏
离婚后监护人是可以改小孩姓的,但是必须征得父母双方的同意,一方是不能私自更改子女的姓氏的。 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以下特殊情况下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
2021.02.09 113 -
女方改姓能给小孩的小孩吗
小孩抚养权归女方所有之后,姓名是可以更改的,但是需要一定的证明材料如:身份证、户口本、变更申请书、户籍所在地的居委会或是村委会的证明文件等。申请人需要填写《办理户口责任书》后,经审查证明材料充足齐全就可以更改。需要的证明材料各地可能有所不同
2020.09.07 146
-
离婚后小孩怎样改姓?离婚后,他从未看过小孩,也从未给过抚养费我能够还小孩改姓吗?
支付多少的小孩抚养费,通常先由男女两方商量解决,两方商量解决不了诉讼到法院,法院会根据两方的经济本领、小孩的事实上花费来裁判。即:无得到小孩抚养权的一方,每月支付小孩的抚养费是自己薪水收入的20%--
2022-07-08 15,340 -
离婚后能给小孩改姓吗
离婚后能给孩子改姓,但需要双方都同意。一般而言,子女的姓名是经父母双方协商一致后确定的,因此孩子姓名的变更,也应由父母双方协商一致。离婚之后,在没有经过对方同意的情况下,任何一方无权擅自更改孩子的姓名
2022-06-10 15,340 -
房写小孩的姓名,看护人有房屋能够吗
如果小孩成年,必须征得小孩认可,并且小孩签字,才能够正常房屋过户。如果小孩未成年,看护人能够处置小孩房屋的。房屋证过户解决流程: 一、到“登记信息、验证协议”窗口解决信息登记上网和协议验证手续; 二、
2022-07-05 15,340 -
离婚后小孩能改姓吗
我国《婚姻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16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一般而言,子女出生后,其姓名是经父母双方协商一致后确定的,因此孩子姓名的变更,也应由父母双方协商一致。父母离婚,
2022-05-14 15,340
-
01:23
离婚小孩判给谁离婚时,如果双方在婚内育有孩子的,当然会涉及孩子的抚养权归属问题。这时候,如果双方能够通过协商解决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当然是选择协商的方式,既节省时间又节省成本。协商不成的,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由法院作为中立的第三方作出判决。法院在判决孩子抚
1,544 2022.04.17 -
01:23
离婚后孩子改姓新规离婚后改姓新规?实际上没有新规定,一直就是婚姻法规定的,说孩子出生那个时候,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但是一旦确定了姓名,上了户口之后,再想改姓,必须是双方一致同意才能把孩子姓给改了。尤其是离婚之后,抚养权人这一方,觉得不想跟对方姓了讨厌他,
5,444 2022.04.15 -
00:54
离婚后不让看小孩怎么起诉离婚之后对方不让看小孩的话,当事人可以前往对方住所地所在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当事人行使探望权的具体方式以及具体时间。具体来说,这主要依据了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根据第一百二十一条,当事人在起诉的时候,应当向人民
474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