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死亡什么情况可以免责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职工因工伤死亡的,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免责:自残或者自杀的;故意犯罪导致伤亡的;醉酒或者吸毒伤亡的。如果职工有上述情形,社保经办机构或者用人单位无需向其支付工伤赔偿。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工伤死亡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不享受工伤赔偿:醉酒或者吸毒的;故意犯罪的;自残或者自杀的。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工伤死亡具体什么情况可以免责
工伤死亡在劳动者存在以下情形之一时可以免责:醉酒或者吸毒;故意犯罪;自残或者自杀。劳动者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
2020.02.28 104 -
-
工伤死亡哪些情况可以免责
工伤死亡的,以下情况可以免责:醉酒或者吸毒;故意犯罪;自残或者自杀。其他情形下,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
2020.06.03 98
-
工伤死亡哪些情况可以免责
工伤死亡的,以下情况可以免责:醉酒或者吸毒;故意犯罪;自残或者自杀。其他情形下,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
2022-06-07 15,340 -
工伤死亡哪些情况下可以免责
工伤死亡的,以下情况可以免责:醉酒或者吸毒;故意犯罪;自残或者自杀。其他情形下,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
2022-06-09 15,340 -
工伤死亡的话,一般什么情况下可以免责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工伤死亡可免责:醉酒或吸毒;故意犯罪;自残或自杀。劳动者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被诊断为职业病的,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
2021-11-11 15,340 -
工伤死亡在哪些情况下可以免责
工伤死亡的,以下情况可以免责:醉酒或者吸毒;故意犯罪;自残或者自杀。其他情形下,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
2022-06-09 15,340
-
01:06
什么情况可以辞退员工存在以下几种情形的,用人单位可以将员工辞退: 1、单位与员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2、员工存在法定的过失情形的,包括:严重违反本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在试用期内发现无法达到单位录用条件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工作严重失职并给单位造成重大
3,268 2022.04.17 -
01:32
什么情况可以退房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若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可以申请退房: 1、开发商存在欺诈情形。若开发商存在故意欺诈行为,购房者可以要求解除购房合同,申请退房; 2、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如房屋户型等重要内容。若房屋面积出现了误差,按照有关规定,误差比绝对值
1,599 2022.04.15 -
00:58
什么情况可以保释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以保释犯罪分子:1、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分子;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分子;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以及怀孕或者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
2,07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