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未结算怎么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未结算工程的处理通常情况下要从两个角度来看, 从发包方或业主的角度来看,工程是否结算不影响工程的合法性,因为判断工程的合法性通常是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为依据。虽然,未结算不影响工程的合法性,但是可能存在不能竣工验收,不能交付使用,这可能会影响业主的权利。为此,发包方或业主也应该及时结算,以免产生纠纷。 从承包方或施工人的角度来看,工程未结算会影响工程款的支付,对于承包方或施工人债权的实现存在障碍,资金压力会很大,为此,承包方或施工人应该积极主张要求发包方或业主进行结算,如果不配合结算,尽快提起诉讼,主张权利,当然在未移交工程的情况下,需要保护好完工工程,以免影响竣工验收和结算。
《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第二十条 当事人对工程造价发生合同纠纷时,可通过下列办法解决: (一)双方协商确定; (二)按合同条款约定的办法提请调解; (三)向有关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发生工程款纠纷,当事人应当积极协商,协商不一致的可以通过起诉依法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
未结算工程该怎么办?
处理未结算的工程如下:工程不结算可以找劳动局、仲裁委或司法部门,如公安局、人民法院等。在项目法人出资方出资到位的情况下,施工企业只应将项目法人作为被告。法律规定,施工单位拖欠工人或其他劳动者工资的,受害人可《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法院提起民
2020.08.05 150 -
未结算的工程怎么办
未结算工程的处理通常情况下要从两个角度来看,从发包方或业主的角度来看,工程是否结算不影响工程的合法性,因为判断工程的合法性通常是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为依据。虽然,未结算不影响工程的合法性,但是可能存在不能竣工验收,不能交
2020.11.29 317 -
未结算工程怎么起诉
未结清的工程,只要符合下列条件,可以起诉。原告是本案的直接利害关系人或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人。有明确的被告。任何侵犯你合法权益的人都应该是被告。有具体的说法、事实和理由。法院要作出判决,必须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向法院提交的材料:1、撰写符合条
2022.04.13 721
-
工程未结算案件怎么处理
1、可以去工程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管辖法院应该是区或者县人民法院。 2、拖欠工程款属于民事纠纷,清欠办只负责农民工工资,所以应该在应付工程款之日起两年内到法院起诉。凭借欠条可以直接起诉建设
2022-06-23 15,340 -
未结算的工程如何处理?
未结算工程的处理通常情况下要从两个角度来看, 从发包方或业主的角度来看,工程是否结算不影响工程的合法性,因为判断工程的合法性通常是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为依据。虽然,未结算不影响工程
2022-07-15 15,340 -
未结算工程怎么算
未结算工程的处理通常情况下要从两个角度来看, 从发包方或业主的角度来看,工程是否结算不影响工程的合法性,因为判断工程的合法性通常是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为依据。虽然,未结算不影响工程
2022-11-16 15,340 -
混凝土工程未结算怎么办?怎么处理?
未结算项目的处理通常从两个角度来看。从发包人或业主的角度来看,项目是否结算并不影响项目的合法性,因为判断项目的合法性通常是基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证。虽然未结算不影响工程的合法性,但可
2021-11-18 15,340
-
01:24
工程结算诉讼时效在司法实践中,工程结算的诉讼时效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工程价款确定,且付款期限明确的,诉讼时效从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算。第二种情况是工程价款确定,但付款期限不明确的,诉讼时效从承包人主张工程价款之日起算。第三种情况是施工合同被确认无效
1,869 2022.05.11 -
01:16
工程欠款纠纷怎么处理工程欠款纠纷可以通过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建筑工程欠款纠纷起诉流程如下: 1、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等待法院受理立案; 2、在法院立案之后,应在举证期内提交相关证据,一般将通过普通一审程序审理案件; 3、等待案件开庭时,会
464 2023.01.04 -
01:02
工程转包纠纷要怎么处理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法律不允许转包,因此转包合同无效,按照《民法典》建设工程合同无效的规定来处理; 2、合同无效路径:竣工验收合格的,仍应折价补偿承包人;竣工验收不合格的,经修复后合格的,折价补偿承包人,但承包人要自行承担修复费用;修复
1,36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