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资金单位不追究能不起诉吗,有哪些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挪用资金单位不追究不可以不起诉,如果公安机关发现有挪用资金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就算单位不追究,公安机关可以将案件移送至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构成挪用资金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挪用资金单位不追究不可以不起诉,如果公安机关发现有挪用资金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就算单位不追究,公安机关可以将案件移送至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构成挪用资金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资金单位不追究不可以不起诉,如果公安机关发现有挪用资金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就算单位不追究,公安机关可以将案件移送至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构成挪用资金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挪用资金能不能不追究
挪用资金构成犯罪的,单位不追究,不可以不起诉。挪用资金罪,属于刑事公诉案件,如果公安机关发现有挪用资金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就算单位不追究,公安机关依然可以将案件移送至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2020.11.23 192 -
挪用资金罪后提起民事有哪些规定
挪用资金罪的案件审理后当事人要提起民事诉讼的,应当符合法定的起诉条件,即原告要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要有明确的被告,要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等。
2020.04.27 134 -
单位能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单位能追究刑事责任。法律明确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可以追究单位刑事责任。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不是所有的单位都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只有法律明确规定存在单位犯罪的,才可以追究其刑
2022.11.07 216
-
挪用资金罪追诉时效有哪些规定
挪用资金罪追诉时效有规定。挪用资金罪的追诉时效为十年。 一、关于追诉时效的规定: 刑法关于追诉时效,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 2、法定最高
2021-09-29 15,340 -
挪用资金罪追诉标准的规定有哪些
挪用资金罪立案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
2022-05-19 15,340 -
挪用资金罪追诉的犯罪行为究竟有哪些
1、《刑法》中的挪用资金罪所追诉的相关犯罪行为包括: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进行非法活动的;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超过三个月未还的等。犯该罪的,应当对行为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
2022-06-28 15,340 -
挪用资金罪有哪些单位认定标准?
(一)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资金的使用收益权,对象则是本单位的资金。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
2022-05-26 15,340
-
01:19
挪用资金罪最新规定
我国《刑法》中规定了挪用资金罪的量刑幅度,并且在相关司法解释中对本罪的细节作出规定,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如果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擅自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挪用数额达到十万元以上、超过三个
1,983 2022.04.17 -
01:42
有哪些欠条不能起诉
一般因下列情形导致欠条无效,此时不能起诉: 1、欠款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8周岁以下的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该类人书写的欠条无效; 2、在欠条中对于欠款的意思表示不是欠款人的真实意思,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
1,311 2022.11.21 -
01:07
挪用资金罪能取保吗
挪用资金罪是可以进行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若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缴纳完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或者是提出了相应的保证人之后,保证自己能够随传随到的情况之下,司法机关对其暂时解除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1,311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