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怎么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税〔2015〕72号)第八条,"保障金按上年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差额人数和本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之积计算缴纳。计算公式如下:保障金年缴纳额=(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用人单位在职职工,是指用人单位在编人员或依法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含1年)劳动合同(服务协议)的人员。季节性用工应当折算为年平均用工人数。以劳务派遣用工的,计入派遣单位在职职工人数。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差额人数,以公式计算结果为准,可以不是整数。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按用人单位上年在职职工工资总额除以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计算。"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计算,其上限按照当地社会平均工资2倍执行。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达到1%(含)以上,但未达到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比例的,按规定应缴费额的50%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在1%以下的,按规定应缴费额的90%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为了保障残疾人权益,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缴纳的资金。需缴纳的保障金按下列公式计算:
-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指: 1、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简称残保金,是为保障残疾人权益,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缴纳的资金; 2、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没有分设地方税务局的地方,由国家税务局负责
2022.04.08 2,352 -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残疾人就业政策
依据我国的《促进残疾人就业增值税优惠政策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关于残疾人就业的优惠政策有: 1、对于残疾人个人提供劳动的免收营业税;残疾人就业的,该企业单位向税务局审批,可以免收个人所得税。 2、凡是残疾人从事个人事业的,登记费、会费等,可以
2022.09.29 550 -
关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标准包括人数要求、雇佣要求、费用计算以及相应减免政策的规定,其中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保障金按上年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差额人数和本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之积
2020.09.28 334
-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怎么计算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为了保障残疾人权益,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缴纳的资金。需缴纳的保障金按下列公式计算:
2021-12-29 15,340 -
如何算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上年用人单位安排的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差额人数和本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缴纳。计算公式如下:保障金年缴纳额=(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
2021-11-01 15,340 -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应该怎么计算?
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使用者,按其差额人数全额征收保障金的差额不足1人的,按差额比例支付。使用者安排盲人按两人计算。应支付的保障金=(公司上年度员工总数×1、5%-已安排残疾员工人数)×本地区
2021-10-23 15,340 -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怎么计算的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年缴纳额=(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X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规定的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上年用人单位时间安排的残疾人及就业人数)X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2022-11-05 15,340
-
01:30
残疾人怎么申请低保
残疾人申请低保的流程如下:首先向相关部门申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在没有工作和任何收入的情况下,可分户计算直接申请全额低保;并在全额低保金的基础上再追加20%后发放外,其余残疾人群在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时,均和正常人低保额度持平。根据相关
3,246 2022.04.17 -
00:58
伤残就业补助金如何计算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赔偿金额的计算,没有全国通行的具体标准。需要参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规定执行。实际可以领取多少的伤残就业补助金,还要根据具体的伤残等级确定。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等于,赔偿基数
2,360 2022.04.17 -
01:09
公司没有残疾人员工也要申报残保金吗
公司没有残疾人员工也要申报残保金。保障金是指在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地区,凡安排残疾人达不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比例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地方有关法规的规定,按照年度差额人数和上年度本地区职工
7,74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