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债务应怎样认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以夫妻双方名义共同借款,不管该借款用于一方个人使用,还是用于双方共同使用,均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2、以夫妻一方个人名义借款,但所借款项确系用于共同生活或共同经营,只要对方承认或债权人能够证明即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3、夫妻关系恶化虽然分居,但一方确因履行抚养子女、赡养老人义务所负的债务,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4、因从事合法经营活动,造成亏损所负债务,不管是夫妻一方经营,还是夫妻双方共同经营,该债务均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5、因从事非法经营或禁止性经营活动,造成亏损所负的债务,如果该活动由夫妻双方共同参与经营,或虽由夫妻一方进行,但另一方明知而不表示反对的,则此类债务亦应作为夫妻共同债务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一条:【共同债务】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有: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一方或双方为履行法定扶养义务所承担的债务;支付一方或双方教育培训费用的债务;夫妻共同从事生产、投资和经营,包括夫妻一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但利益归家庭共享的情形。
-
夫妻共同债务应该怎样认定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如果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
2021.02.11 127 -
夫妻共同债务应该怎样认定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 1、夫妻共同生活所承担的债务; 2、夫妻共同经营所承担的债务; 3、履行赡养义务所承担的债务。 分居期间个人债务的处理:夫妻一方不能证明债务不是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的,推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共同生活所承担的债务应当共
2022.04.14 245 -
夫妻共同债务应该怎样认定?
夫妻共同债务应该的认定方式: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所负的债务,以及用于夫妻关系存息期间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2021.04.25 141
-
夫妻共同债务怎样认定夫妻共同债务
依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追认认定夫妻债务是指夫妻一方对外举债后,另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追认后就可以认定为共同债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 第一
2022-07-09 15,340 -
夫妻共同债务怎样认定,夫妻共同债务怎么认定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或者其中一方为夫妻共同生活对第三人所负的债务。
2021-04-28 15,340 -
债务应当怎样认定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夫妻一方或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维持婚姻家庭共同生活或者为共同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的两个特征:一是须产生于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但婚前为结婚后共同生活购置物品所
2022-04-15 15,340 -
应该怎样认定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是指为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夫妻共同债务主要是基于夫妻家庭共同生活的需要,以及对共有财产的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而产生的债务。简单的说就是夫妻共同生活所借的债务,共同经营管理的生
2022-05-04 15,340
-
01:08
怎么认定夫妻的共同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指的是夫妻双方为了满足共同生活的需要,所负的债务,夫妻共同债务一般主要是基于夫妻双方的家庭共同生活的需要,及对共有财产的使用、管理、收益和处分所产生的债务。 以下三种情况,可以被认定为夫妻的共同债务: 1、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
4,039 2022.04.15 -
01:09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根据《民法典》规定,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包括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只有一方签名但事后一方认可的,也包括一方借的用于家庭生活的债务。但是如果借的钱超出日常生活需要的则属于个人债务。除了上述规定以外,夫妻双方对外属于一个整体,特别是在有共同事业的情况
3,152 2022.04.17 -
01:17
怎样规避夫妻共同债务
2020年颁布的民法典,在保护被举债的一方做出了重要贡献。因为根据民法典的最新规定,在我国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采取了最新的共债共签原则。也就是说,要认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内存在的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必须证明这笔债务是被举债一方事先签字确认,或
2,13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