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家庭主要成员包括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我国没有对家庭成员的具体含义作出明确规定。该《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家庭编第三章“家庭关系”,列举了夫与妻,父母与子女(包括婚生或非婚生子女,合法的养子女和继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兄姐弟妹四类家庭关系,但除了这四类家庭关系外,是否还有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属于家庭关系,没有作出规定。从大众的通常观念来看,没有将儿媳与公婆、女婿与岳父母等关系作为家庭成员关系予以规定,似有不足。再如,孤儿或者生父母无力抚养的子女,可以由生父母的亲属、朋友抚养,且这种关系不适用收养关系。如果具有这种事实抚养关系的主体之间,一方对另一方实施虐待行为,对侵害人不以虐待罪处罚,难以被社会所接受,也不符合公平正义理念。因此,我们认为,这种具有事实抚养关系的主体之间,也应当认定为家庭成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家庭成员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和共同生活的其他近亲属。家庭成员应是近亲属,近亲属中的配偶、父母、子女是当然的家庭成员,无论是否共同生活,都属于家庭成员的范畴。其他近亲属,如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如在一个大家庭共同生活的,应当属于家庭成员,如不在一起共同生活的,就不属于家庭成员。
不是。直系血亲:是指彼此之间有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包括己身所从出和从己身所出的两部分血亲。己身所从出的血亲,即是生育己身的各代血亲,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从己身所出的血亲,即是己身生育的后代,如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值得注意的是,直系血亲除自然直系血亲外,还包括法律拟制的直系血亲,如养父母与养子女、养祖父母与养孙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等都是直系血亲。
-
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哪些
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如下: 1、民事责任,根据规定,家庭暴力是离婚的法律原因之一,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实施者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 2、行政法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未构成家庭暴力犯罪的,可以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两
2022.04.14 366 -
-
家庭主要财产包括哪些
家庭主要财产包括: 1、夫妻双方婚前各自所有的财产; 2、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其中包括双方或一方劳动所得财产,双方或一方所得遗产或受赠的财产; 3、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其所有权属于子女,但父母有平等的管理权); 4、还包括父母、祖
2022.04.16 1,164
-
家庭主要成员包括哪些人
“家庭主要成员”是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统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以及和本人长期一起生活的人。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包括:(1)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2)配偶;(3)未成年子女;(4)已
2022-03-13 15,340 -
法定家庭成员及家庭收入包括哪些
家庭成员 家庭成员包括以下人员: 1.配偶; 2.未成年子女; 3.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4.户口所在地相同的未婚子女; 5.父母双亡且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作为监护人的未成年或者已成年但不能独
2022-03-18 15,340 -
法律规定的家庭主要成员
法律不同,认定家庭成员适用的规定政策也不同,基本的法定家庭关系是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后者还可以向上向下延伸以及包括法律规定的形成的亲子关系,以夫妻关系为主体,依据亲子关系确定家庭成员是基本方式,按照户
2022-08-08 15,340 -
家庭暴力法律的规定包括哪些
《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条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
2022-03-29 15,340
-
01:23
著作人身权主要包括哪些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发表权指的是作者决定是否将作品公之于众的权利。署名权指的是作者为表明其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修改权指的是作者修改自己作品或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保护作品
1,613 2022.05.11 -
01:26
法定赡养人包括哪些法定赡养人,主要是指老年人的子女及其他依法应负有赡养义务的人。子女应该关心和照顾老年人,并且履行对老年人在经济上、以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关怀的义务。法定赡养人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成年子女。此处的子女,除了包含婚生的子女,还包含了非婚生子
3,087 2022.04.15 -
01:04
渎职罪的主体包括哪些渎职罪的主体仅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是由于我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构成较为复杂,同时政企、政事职能交叉现象在一些领域也存在,造成在刑法规定的渎职罪与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之外还有立法空白。根据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制定的多个立法解释、司法解释
3,50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