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同,没有工程量清单,怎样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图纸上有,但清单中没有,通常情况下的做法是: 1、看这一项与清单中其他项有没有相关,有相关就用已有的项目在结算时进行增量; 2、这一项与清单中其他项没有相关,通常进行认价; 3、认价分为材料认价、做法认价、包工包料认价,看你需认价的是哪一类; 4、有的认价由于图纸上做法或材料不明确,需要出工程洽商才行; 5、出完工程洽商,看是否需要认质(材料认价或包工包料认价),需要认质的,先认质后认价,全称为认质认价; 6、认价完就可以进行报价了,就是确认的单价乘以工程量的总价。 7、报完价,进行工程量的核对,最终确认这一项的总价。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没有工程量清单不可以招标。工程量减少索赔的规定是:工程量减少不会导致施工方损失,也就没办法索赔,工程量减少是否可以索赔需要看合同对于工程量上下浮动比例是否有约定不调价,没有或者超出该比例是可以要求索赔的,因为发包方减少工程量已构成违约,而且承包方的报价是考虑项目整体法量和施工内容的,一方违约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另一方可以要求赔偿。
没有工程量清单不可以招标。工程量减少索赔的规定是:工程量减少不会导致施工方损失,也就没办法索赔,工程量减少是否可以索赔需要看合同对于工程量上下浮动比例是否有约定不调价,没有或者超出该比例是可以要求索赔的,因为发包方减少工程量已构成违约,而且承包方的报价是考虑项目整体法量和施工内容的,一方违约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另一方可以要求赔偿。
-
没有工程量清单是否可以招标
没有工程量清单不可以招标。工程量减少索赔的规定是:工程量减少不会导致施工方损失,也就没办法索赔,工程量减少是否可以索赔需要看合同对于工程量上下浮动比例是否有约定不调价,没有或者超出该比例是可以要求索赔的,因为发包方减少工程量已构成违约,而且
2022.11.07 387 -
没有工程量清单是否可以招标
没有工程量清单不可以招标。对于一些需在短时间内就要动工的项目,进行工程招标时,由于时间关系,未能及时提供工程量清单,可以用下浮率来投标,即投标单位报一个下浮率,以后工程量清单出来了,按中标下浮率进行结算。 工程量减少索赔的规定是:工程量减少
2022.06.08 2,686 -
工程没有合同怎么办
没有合同拖欠工程款,可以与对方协商解决,也可以向法院报起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虽然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但是如果有其他证据证明一方已经履行了相关义务的,另一方需要支付相关工程款。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
2020.01.15 141
-
没有工程量清单怎样办
如果图纸上有,但清单中没有,通常情况下的做法是: 1、看这一项与清单中其他项有没有相关,有相关就用已有的项目在结算时进行增量; 2、这一项与清单中其他项没有相关,通常进行认价; 3、认价分为材料认价、
2023-07-25 15,340 -
没有合同施工工程量清单怎么办?
【法律意见】 如果图纸上有,但清单中没有,通常情况下的做法是: 1、看这一项与清单中其他项有没有相关,有相关就用已有的项目在结算时进行增量; 2、这一项与清单中其他项没有相关,通常进行认价; 3、认价
2022-07-15 15,340 -
没有工程量清单怎么办
如果图纸上有,但清单中没有,通常情况下的做法是: 1、看这一项与清单中其他项有没有相关,有相关就用已有的项目在结算时进行增量; 2、这一项与清单中其他项没有相关,通常进行认价; 3、认价分为材料认价、
2023-07-25 15,340 -
土建合同有工程量清单没有工程量怎么处理
【法律意见】 如果图纸上有,但清单中没有,通常情况下的做法是: 1、看这一项与清单中其他项有没有相关,有相关就用已有的项目在结算时进行增量; 2、这一项与清单中其他项没有相关,通常进行认价; 3、认价
2022-07-15 15,340
-
00:55
没有合同拖欠工程款怎么办没有合同,拖欠工程款,维权途径如下:1,申请支付令。对于事实清楚,数额不大的债权债务关系,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直接要求债务人偿还债务;2,向法院起诉,由法院进行审理,作出裁判;3,判决书生效后,如果对方不还,那么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1,543 2022.04.17 -
01:35
没有合同拖欠工程款不给怎么办在拖欠工程款的情况下,是否有合同关系着可以通过什么方式维权比较有效的问题。若是当事人之间并没有签订相应的合同,这种情况下比较棘手,但也不是没有办法。此时最好就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提供担保冻结对方的财产,以免出现转移财产的情况。 1、通过
2,037 2022.04.17 -
01:25
没有签合同工伤怎么办没有合同,职工在工作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因工导致职业病的,受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应当首先证明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需要证明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证实了双方确实存在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
1,59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