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产生不当得利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非给付不当得利中的善意与恶意区分基于两种情况: 1. 善意受益人指的是在受益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因的受益人。无论是因为过失还是故意,不知者均属善意。 2. 恶意受益人是指明知无法律的原因而取得利益的受益人。基于可撤销行为而产生的给付,受领人知道其撤销原因的,也视为明知无法律上的原因。受益人在受领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因,但后来知晓的,自知晓之日起,成为恶意受益人。 这两者返还的范围有所差异: 1. 善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范围以现存利益为限,返还以原物为主。若原物无法返还,受益人应偿还价额。 2. 恶意受益人需负担较善意受益人更为严重的返还义务,需返还其当初所受的一切利益、基于该利益产生的利益,以及当初所受利益的利息。 不当得利的成立需要满足四个条件: 1. 一方取得财产利益,另一方受有损失。 2. 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 没有法律上的根据。 根据给付行为的发生与否,不当得利可以分为给付不当得利和非给付不当得利。 给付不当得利指的是受益人受领他人基于给付行为而移转的财产或利益,由于缺乏给付目的而发生的不当得利。 非给付不当得利是指基于给付以外的事由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包括人的行为、自然事件以及法律规定。这些事由构成不当得利的原因,即受益者无受其利益的权利,因此,非给付不当得利的“无法律上的原因”即为受益者无权利而受有利益。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房屋是夫妻共有财产的,双方离婚时可以约定如何处分,签定一个财产处分协议就可以。房产证抵押给高利贷应该不会到房管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所以不会影响你房产的过户。但因为债务是在你们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离婚时即使你们对债务偿还有约定,也不能对外对抗第三人。
-
当得利不当得利不退会怎样
不当得利不退的后果:不当得利拒不返还可构成侵占罪。受益人在得知自己的受益没有合法根据或得知合法根据已经丧失后,有义务将已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害人。如果数额不大,不当得利者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数额较大,不当得利者承担刑事责任。
2021.03.12 201 -
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怎么起诉
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得利人已经将取得的利益无偿转让给第三人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相应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
2021.03.04 293 -
不当得利案件如何上诉?
不当得利作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在受益人与受损人之间发生不当得利返还的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受害人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请民事诉讼,要求不当得利受益人返还取得的利益。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
2024.05.16 15
-
如何处理不当得利与不当得利关系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
2022-07-09 15,340 -
不当得利该怎样产生
对不当得利中的善意与恶意区分源于非给付不当得利中一种: 1、善意受益人指于受益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因的受益人。不知无法律上的原因,不以无过失而不知者为限,因过失而不知者,亦属善意。 2、恶意受益人
2023-07-06 15,340 -
不当得利产生哪些权利义务
判断受益人是否受有财产利益,一般以其拥有的财产或利益和如无与他人之间发生利益变动所应有的财产或利益总额相比较而决定。凡是财产状况或利益较以前增加,或者应减少而未减少,为受有利益;既有得利又有损失的,损
2023-07-27 15,340 -
不当得利产生的利息是什么
返还不当利益请求权的标的的范围,也就是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依其受利益是否善意而不同。 1、受益人为善意的。即受益人于取得利益时不知道自己取得利益无合法的根据。于此情况下,若受损人
2022-07-10 15,340
-
00:59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不当得利不算诈骗。两者的概念不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是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获得利益的行为。 不当得利是民
2,053 2022.04.17 -
01:02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典》规定,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通常是3年。对于不当得利请求返还的请求权,大多数情况下,适用普通诉讼的时效期间,即适用民法典中的普通诉讼时效。 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是从一方当事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属于不当得利以及知道
3,577 2022.12.11 -
01:20
不当得利多少金额可以立案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利益所有人有权要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人有义务返还。利益所有人与不当得利人之间产生的是一种债的关系。法律上没有对不当得利的立案金额作出明确规定,只要出现不当利益,无论金额大小
3,140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