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依法惩治非法经营行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些非法经营行为包括: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包括: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荐股非法经营罪一般会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但若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如何惩治平台经营者违反安全交易的行为
平台经营者监管安全交易失职的法律后果: 1.知道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2.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违反该规定的将处以二百万元的处罚
2020.04.22 120 -
依法惩治什么样的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依法惩治的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有以下几种: 1、网络窃密、高技术污染、制作、传播网络病毒、高技术侵害等; 2、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 网络犯罪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犯罪
2023.05.04 23 -
如何依法治理串通投标行为
依法治理串通投标行为四大防治办法: 1、创新监督办法、推行电子招投标; 2、建立档案、纳入信用记录; 3、改变方法、优化评标结果; 4、完善法规、加大制裁力度。 监督串通投标办法如下所述: 1、加强招投标监管,严格规范招投标过程,确保在程序
2023.05.12 24
-
如何依法惩治侵犯公司名誉的行为
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为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对于故意诽谤,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行为,根据最新的法律规定,已经不再视为普通的诽谤罪而是被归类为一种独立的犯罪——损害商业信誉
2024-11-22 15,340 -
非法经营罪惩处如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五条【非法经营罪】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
2022-10-13 15,340 -
企业怎么惩治员工非法经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五条【非法经营罪】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
2022-11-12 15,340 -
如何惩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
2022-05-21 15,340
-
01:15
非法经营疫苗的行为构成什么罪非法经营疫苗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1,647 2022.08.01 -
01:07
非法经营罪司法解释非法经营罪一般指的是违反国家的规定,并出现以下非法经营行为之一的,扰乱市场秩序,导致情节严重的,一般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导致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其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
3,608 2022.04.12 -
00:57
非法买卖和非法经营的区别非法买卖和非法经营的区别是定义不同。非法买卖是指没有办理营业执照经营或者是经营的商品不在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以内。非法经营是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
2,510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