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陪产假工资有没有法律依据

陪产假工资有没有法律依据

2023-09-09 01:51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吉林省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9-09回复

专业分析:

产假工资按平时工资标准发放。陪产假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有各地政府规定,陪产假期间视为出勤,按正常工资发放。有的地方陪产假期间工资的发放与产假同等待遇,用人单位有为职工买生育保险,工资按照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标准来支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法定的陪产假期间应该是有工资的。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聂浩律师

广东金桥百信律师事务所

男方陪产假是有工资的。男方在女方生产前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可申报男方护理假津贴。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男方所在单位给予七日护理假;男方休陪产假,可以用自己生育保险报销陪产假的工资。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陪产假的相关规定也略有不同。

律师普法更多>>
  • 陪产假有工资吗?
    陪产假有工资吗?

    由于陪产假是法定的,所以,男士休陪产假,用人单位同样需要向职工支付工资。如上海市规章规定了,配偶陪产假期间的工资,按照本人正常出勤应得的工资发给。

    2020.01.09 300
  • 陪产假有工资吗
    陪产假有工资吗

    陪产工资结算有两种方式:用人单位在给职工购买生育保险的的情况下,职工陪产假期间的工资由用人单位向有关部门申请;用人单位未给职工购买生育保险的,员工在陪产假期间的工资按照员工合同工资标准来支付。

    2020.04.10 165
  • 陪产假有工资吗
    陪产假有工资吗

    陪产工资结算有两种方式:用人单位在给职工购买生育保险的的情况下,职工陪产假期间的工资由用人单位向有关部门申请;用人单位未给职工购买生育保险的,员工在陪产假期间的工资按照员工合同工资标准来支付。根据《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

    2021.05.06 2,448
专业问答更多>>
  • 陪产假有没有工资?

    由于陪产假是法定的,所以,男士休陪产假,用人单位同样需要向职工支付工资。陪产工资支付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1、如果用人单位依法为职工缴纳了社会保险费(含生育保险),则职工休陪产假期间的工资应由用人单位向

    2022-08-04 15,340
  • 工龄工资有没有法律依据?

    劳动法没有工龄工资的规定,具体工资分配方式是用人单位自主权。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四十七条、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工资分配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和最低工资保护,用人单位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

    2022-10-19 15,340
  • 员工陪产假有没有工资

    陪产假是法定的,男士休陪产假,用人单位同样需要支付工资。陪产工资支付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1、如果用人单位依法为职工缴纳了社会保险费(含生育保险),则职工休陪产假期间的工资应由用人单位向社保中心申请后,

    2022-12-02 15,340
  • 陪产假一般有没有工资

    1.员工休陪产假一般是工资的。若男方的用人单位有为其缴纳生育保险,则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2.若没有,则配偶的陪产假工资由单位发放,单位应当按职工的原工资水平来进行发放。

    2022-06-2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转继承有哪些法律依据 01:10
    转继承有哪些法律依据

    在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并没有规定转继承问题。但是在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中的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明确载明: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

    622 2022.04.17
  • 男员工陪产假工资发放标准 01:00
    男员工陪产假工资发放标准

    男员工陪产假工资发放标准如下: 1、若是用人单位有为职工买生育保险的话,职工休陪产假期间的工资则由用人单位向相关部门申请。陪产假期间工资一般是按照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标准来支付的,若是职工工资高于当时社会平均工资标准,则由用人单位补差额; 2、

    10,548 2022.05.11
  •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有什么 01:11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有什么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包括以下几点: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

    5,370 2022.11.23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