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的丧假多长时间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根据以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带薪休丧假的权利。因此,公司应当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给予员工带薪休丧假。 员工休丧假的具体操作可参考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之法律规定: (一)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二)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三)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关于丧假有如下规定: 1、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2、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丧假一般是一至三天。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
劳动法产假规定哺乳假是多长时间
哺乳假从宝宝出生到宝宝满一周岁截止,一般规定是每天一个小时,可以合起来用也可以分成两次半个小时用,如果生育的是多胞胎的话应当适当延长,一般而言是多一个婴儿每天多延长一个小时,且哺乳时间算入劳动时间,此外,在本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也算作
2022.04.15 2,883 -
劳动者每月的最长劳动时间是多长时间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该限制: (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2020.09.29 217 -
劳动合同法丧假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劳动合同法没有关于丧假的规定。劳动法等法律中有规定。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2020.12.14 103
-
劳动法丧假放多长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
2021-04-01 15,340 -
劳动法丧假时间是多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法律明确赋予了劳动者带薪休丧假的权利。目前国家还没有对非国营企业职工休婚
2022-03-15 15,340 -
丧假有多长时间,丧假多少钱
丧假时间:1-3天。一、职工本人结婚或者职工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经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第二,如果员工结婚时双方都不在一个地方工作,员工在其他
2021-11-14 15,340 -
奔丧假的假期为多长时间
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根据以上法律法规的规定,工人有权依法带薪休假。因此,公司必须按照国家
2021-10-23 15,340
-
01:05
劳动合同纠纷诉讼时效为多长时间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因为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内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中止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在这
2,636 2022.04.15 -
00:50
劳动仲裁流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劳动仲裁流程大概需要四十五日。劳动仲裁委员会在审理劳动纠纷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劳动纠纷情况比较复杂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因此,劳动仲
5,246 2022.04.17 -
00:59
职务犯罪多长时间可以假释职务犯罪多长时间可以假释,法律有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
1,43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