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迁宅基地补偿怎么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宅基地拆迁应当补偿住宅费用,具体的补偿表标准以当地的规定为准。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宅基地无房屋拆迁补偿方式有: 1、进行土地征收拆迁时,宅基地上没有房屋的,不能取得房屋价值补偿,只会对土地价值进行补偿。 2、土地价值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 宅基地纠纷的解决方法有: 1、农户之间发生宅基地权属争议,当事人双方应尊重历史,相互谦让,协商解决问题。 2、协商不成的,当事人任何一方或双方可到当地乡(镇)政府或土地管理所等受理机关提出处理申请。 3、如果乡镇不受理,当事人双方可直接向县政府或国土局申请,若符合受理条件,可指定受理或直接受理。受理机关对受理的宅基地权属争议,可先行调解;调解无效的,应当作出处理决定。 4、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处理机关申请复议,也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后30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宅基地纠纷的处理原则有: 1、依法保护国家、集体的宅基地所有权。 2、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 3、宅基地使用权随房屋转移的原则。 4、尊重历史、面对现实,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原则。 5、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则。
-
宅基地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1、土地法修正草案明确单独补偿农村村民住宅,草案规定,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安置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依照国务院制定的具体办法,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规定补偿安置的具体标准。现行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
2020.03.03 255 -
房屋拆迁宅基地如何补偿
房屋拆迁宅基地的补偿标准: 1、房屋补偿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所有人的损失,以被拆迁房屋的结构和折旧程度划档,按平方米单价计算; 2、周转补偿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居民临时住房或自找临时住所的不便,并根据被拆迁房屋居民的人口按临时居住条件划档补
2022.10.08 256
-
宅基地房屋拆迁补偿怎么算
宅基地拆迁应当补偿住宅费用,具体的补偿表标准以当地的规定为准。《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
2022-07-03 15,340 -
宅基地房屋拆迁补偿款怎么算
1、宅基地拆迁条例中有相关规定,凡是宅基地证上有名字的人都能有分房权益。 2、现有动迁政策有两种:一、按照人口来安置,二、按照土地房屋面积来进行动迁安置。 3、确定宅基地房屋权利人的具体产权份额时,应
2022-04-27 15,340 -
房屋拆迁宅基地的补偿怎么算?
(1)被拆迁集体土地住宅房屋补偿价=被拆迁集体土地住宅房屋补偿单价×被拆迁居住房屋建筑面积。被拆迁人在同一拆迁范围内有多处集体土地住宅房屋的,应区分房屋结构、等级分别计算合并补偿。 (2)宅基地所有权
2022-05-23 15,340 -
房屋拆迁宅基地怎么补偿
房子拆迁宅基地的补偿方式有现金补偿、等价置换、双向补偿三种。 现金补偿:以前的拆迁中比较常见,根据自家的房子的面积确定补偿的金额。 等价置换:指让农民在政府划定的安置房区域内,自行选择商品房来弥补自己
2022-06-02 15,340
-
01:29
宅基地拆迁补偿标准
宅基地补偿中又分为经济发达的地区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经济发达的地区,两层楼房每平方米是补贴三千元。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每平方米是补贴两千元。第三个项目宅基地附属物补偿也分为不同的种类,有水泥地、沼气池、仓库和厕所。水泥地每平方米补贴一百元,沼气
4,071 2021.04.25 -
01:00
拆迁宅基地补偿标准
拆迁宅基地补偿标准,具体如下: 1、茅草房每平方米补偿2000元; 2、砖房每平方米补偿2600元; 3、平房每平方米补偿3000元; 4、楼房每平方米补偿3500元。 房屋补偿一般是指,对被征收的国有土地上建筑物价值进行的补偿,按不低于房
4,920 2022.04.17 -
01:08
农村房屋宅基地补偿
农村房屋宅基地,一般有以下的三种补偿,具体如下: 1、房屋补偿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的损失,以被拆迁房屋的结构和折旧程度划档,按平方米单价计算; 2、周转补偿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住户临时居住房,或自找临时住处的不便,以临时居住条件
1,64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