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抢劫案的办案流程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立案。指公安机关、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或者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以及自诉人起诉的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1)公案机关的立案。按照规定,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的,都应当立即接受,制作笔录及《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予以立案。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在7日内送达控告人。控告人对不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同时,根据控告人的反映,检察院有权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对此公案机关应当在7日内制作《不立案理由说明书》。检察院认为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公安机关在接到检察院要求立案的通知后,应当在15日内决定立案。 (2)检察院的立案。检察院举报中心负责统一受理、管理举报线索。检察院决定对案件立案侦查的,应当制作立案决定书。检察院决定不予立案的,如果是被害人控告的,应当制作不立案通知书。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抢劫案的办案流程:受害人或者其他单位、个人先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然后由公安机关进行侦查,侦查终结后,向检察机关移交证据,案卷;再由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最后由法院依法作出判决。
抢夺案和抢劫案的区别是:抢劫罪和抢劫罪都是为了非法占有;抢劫罪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不要求使用暴力。抢劫罪不仅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也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表现为压制反抗,强行取钱;抢劫罪有数额要求,抢劫罪没有数额限制;抢劫罪主体为年满十四周岁,抢劫罪主体为年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
-
抢劫案是怎么办理的
办理抢劫案的流程如下: 1、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2、公安机关采取侦查措施,调查案件的证据; 3、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作出起诉决定; 4、
2020.12.08 145 -
-
买亲戚的房子过户流程是什么
亲属之间房屋买卖流程如下: 1、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支付购房款项,缴纳房屋交易税费; 2、准备好申请材料后到房产局填写表格,按照房产局给的回执单上面说明的日期去缴纳税金,一般需要十五个工作日左右。房产过户税金缴纳完毕后便可拿到房产证。 房管部
2022.06.08 1,772
-
抢劫案办案流程是什么?
1、立案。指公安机关、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或者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以及自诉人起诉的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1
2022-08-18 15,340 -
那么抢劫案办案流程是什么?
1、先是公安案前调查,后公安立案。 2、公安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就是将他羁押在看守所。 3、公安侦查完毕后,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嫌疑人还在看守所)。 4、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 5、在公诉过程中
2022-07-04 15,340 -
抢劫亲戚是抢劫吗
抢劫自己亲人一般不算抢劫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新出台的相关规定,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取得家庭成员或近亲属财产的,一般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抢劫是指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看护人或者持有人当场使
2022-05-14 15,340 -
抢劫是和亲戚
抢劫自己亲人一般不算抢劫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新出台的相关规定,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取得家庭成员或近亲属财产的,一般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抢劫是指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看护人或者持有人当场使
2022-06-28 15,340
-
01:11
抢劫案怎么判刑抢劫案的犯罪分子,一般应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抢劫罪是指,行为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依法应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如果有:入户抢
960 2022.04.17 -
01:06
抢劫案判几年抢劫案判几年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要根据不同的行为方式以及不同的犯罪结果,分别判断。《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对抢劫罪的定罪量刑,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根据该条规定的内容,一般情况下,行为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实施了抢劫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需要判处
986 2022.04.17 -
01:27
经侦大队办案流程是怎么的经侦大队办案流程具体如下: 1、受理,接警民警接到报案人报案之后,在了解案件后,应当及时将案情录入公安信息管理系统中,并制作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如果是接到刑事案件之后,经侦部门应尽快开展立案审查工作,一般时间在7个工作日内,作出立案或不予立
6,67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