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禁止消费的法律知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律师解答 关于未成年限制消费的法律知识:当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其实施的消费行为依法无效,未成年的监护人可以依法将孩子消费所支出的钱款予以追回。当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其只能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其他民事法律行为需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才依法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消费权利属于民事行为能力,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成年人在它相应的范围内有自主消费的权利,此外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在未成年消费涉及到法律关系或者金额巨大时,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需要有监护人的追认。
消费权利属于民事行为能力,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成年人有自主消费的权利。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在未成年消费涉及到法律关系时,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需要有监护人的追认。
-
禁止向未成年传教的法律
向未成年人传教侵犯未成年人的信仰自由,诱导、强迫未成年人信教是违法行为。涉及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
2020.11.01 3,946 -
未成年最新消费法律
消费权利属于民事行为能力,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成年人有自主消费的权利。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在未成年消费涉及到法律关系时,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需要有监护人的追认。
2021.03.29 611 -
未成年消费法律条款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实施纯获利益或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消费行为除此之外实施的消费行为需要经其法定代理人追认、同意才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而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消费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
2021.03.25 2,189
-
未成年发生未成年消费的法律法规
消费权利属于民事行为能力,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成年人有自主消费的权利。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在未成年消费涉及到法律关系时,没有民事
2022-06-07 15,340 -
哪些法律规定未成年禁止使用
非法雇佣童工,根据不同情况会有不同处罚。 国务院令第364号《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六条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在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
2022-08-19 15,340 -
为什么说知识产权是法律上禁止性
具有无形性、可复制性的特点,只有以禁止他人使用为前提,所有者才能实现权利。最重要的一点,知识产权是一种产权,就像房产一样;私有产权不可侵犯,这一理念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其次,知识产权具有排他性,
2022-08-24 15,340 -
未成年消费法律条款
消费权利属于民事行为能力,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成年人有自主消费的权利。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在未成年消费涉及到法律关系时,没有民事
2022-06-06 15,340
-
00:51
未成年玩游戏消费,怎么追回未成年玩游戏消费,追回的方式如下: 1、如果可以直接退回,可以先联系游戏公司进行解决; 2、如果不能直接退回,可以保留证据进行起诉,对于涉及金额超过未成年人的年龄、判断能力以及支配能力的合同是无效的,可以进行起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八周
11,628 2022.05.11 -
01:03
禁止使用红砖法律依据禁止使用红砖法律依据为:199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指导意见》,提出城市限粘、县城禁实,禁止使用粘土制品,关停、转产实心粘土砖厂。原因是红砖制作需大量粘土,会破坏农耕资源,且这些资源被破坏后,是无法再生的。红砖修
14,381 2022.04.17 -
01:05
未成年保护的法律什么时候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宪法制定的、专门保护未满18周岁的公民的合法权益的法律,1991年通过,2006年第一次修订,2012年修正,2020年第二次修订,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现行《中华人民共
5,12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