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委托公证购买的二手房,完成过户后还有风险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一方违约风险。 2、原购商品房有问题,导致无法办理房产证。 3、有贷款的房子,如原卖方不按时归还贷款的风险。 4、卖方的其它债务和纠纷引发的风险。 5、政策变化风险。
有风险。 1、购房者与受托人产生交易纠纷,受托人消失的情况下,委托人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2、受托人在低价取得房屋后,会高价转手给新买家,从中赚取差价。更有甚者,将相应购房款卷款潜逃,若产生纠纷,购房者可能会原业可能会面临起诉风险,委托人(原房主)将钱屋两失。 3、受托人一房多卖,产生纠纷后,购房者会要求委托人(原房主)承担相应违约责任。 4、受托人可能会将房屋进行适当装修,让房屋表面光鲜(但质量不能保证),从而以高价卖给购房者。购房者在入住后若发现房屋质量问题、装修问题,在受托人消失的情况下,会直接向委托人(原房主)主张修复或赔偿。 5、受托人在未寻到新买家之前,可能会将房屋出租。若出租人在房屋内从事违法活动,公安机关会直接向房屋的真正所有人,即委托人(原房主)追责。总之,对于房屋所有权人来说,签署了经过公证的委托书,就意味着受委托人可以直接签署出售房屋的合同、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而无须通知房屋所有权人。如果遇到不诚实守信的受委托人,房屋可能不知不觉就被低价转卖他人,等发现的时候就难以追回,或者要通过长期的复杂诉讼才可能追回房屋。
-
二手房过户委托书不公证可以过户吗
一般的个人授权委托书,不需要公证。但办理房产等产权登记手续的授权委托书,登记部门很难判定真伪,为了慎重起见,要求公证。 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 (一)合同 (二)继承 (三)委托、声明、赠与、遗嘱 (
2020.01.04 233 -
购买二手房不办理过户有没有风险
购买二手房不办理过户过户不及时有以下风险: 1、一房二卖。根据法律规定,在出现一房二卖的情况时,并不是谁的合同先签订房屋就归谁所有,谁先占有房屋就归谁所有,而是过户到手才算是谁的。 2、违约风险。过户不及时的房屋产权归原业主,容易受房价变动
2021.01.14 148 -
购买二手房不办理过户有没有风险?
购买二手房不办理过户有风险。我国法律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不办理过户就不能证明自己拥有房子的所有权。
2021.02.09 132
-
二手房买卖委托公证有风险吗?
二手房交易委托公证可能会存在风险。如果能够自己亲自办理公证的情形下,建议亲自办理。根据《公证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
2022-07-05 15,340 -
二手房过户完成后还有手续吗
看具体情况定。如果是贷款买房,过户完之后,还要办理抵押登记,回银行放款,一般过户手续办理后到银行放款,大约需要8个工作日。 贷款购买,全程约20个工作日 1、看房,买卖双方达成协议、支付购房定金:1天
2022-05-29 15,340 -
买卖房不做过户,只做委托公证,有风险吗?
近年,一些炒房者利用房产委托公证规避相关税费,买到房子先不过户找下家。您提到的买家无论是为了炒房还是真的打算要将房产过户到他儿子的名下,房屋未过户的风险在他买家而非您卖家。比如,您可随时登报声明原委托
2022-10-10 15,340 -
二手房买卖委托公证会有风险吗
二手房交易委托公证可能会存在风险。如果能够自己亲自办理公证的情形下,建议亲自办理。根据《公证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
2022-06-07 15,340
-
01:17
买二手房可以过户吗正常情况下,二手房是可以办理过户手续的。如果房屋还存在银行抵押贷款,那么这种情况下办理过户手续就会相对复杂一点。一般来说,银行会要求贷款人提前将贷款偿还完毕,然后解除房屋的抵押,才可以顺利办理之后的过户手续。贷款偿还完毕之后,申请人向当地的
3,885 2022.10.23 -
01:03
买二手房必须过户吗买二手房一般情况下需要过户,这是因为不动产办理了过户手续,才会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因此,二手房买卖双方在签订二手房买卖合同后,需要带齐相关资料到房管局,申请办理过户登记手续。因为二手房买卖是需要交税的,很多人为了避税选择不过户,这是存在隐患
3,094 2022.05.11 -
00:46
买二手房过户流程购买普通的二手商品房,办理过户手续的流程如下:第1步,买卖双方达成房屋买卖的意向,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如果房管部门要求办理网签手续的,那么还要办理购房合同的网签;第2步买卖双方向房管局提出书面过户的申请;第3步就是在提出申请之后,按照法律规定
3,10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