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权抵债是指房屋抵债协议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甲方(出借人):地址:乙方(借款人):地址:本合同各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1.1生效)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本着平等、真实、自愿的原则,为明确责任,恪守信用,签订本合同,并保证共同遵守。甲、乙双方为履行甲方与乙方:于年月日签订的《借款合同》,借款金额为人民币大写:元整,(小写:元整)。借款期限: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以《借款借据》为准),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达成以土地抵债协议书,协议如下:第一条、甲方与乙方共同确认,截止年月日,乙方欠甲方的借款本息合计为:元整(小写:¥元整)人民币。第二条、乙方将同意将目前厂区占地亩,位置的土地作价元使用权转让给甲方。但目前由于厂址搬迁尚未取得土地权属证书,但乙方承诺待取得土地权属证书后十日内将该土地过户给甲方。第三条、如果乙方违约故意不转让以上土地使用权,逾期一日按欠款总金额千分之五支付违约金。如果甲方违约不接受以上土地按欠款总金额的百分之五支付违约金。第四条、双方约定土地转让所需要的一切费用均有乙方承担。第五条、违约责任,(1)、除不可抗力的原因外,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应向守约方支付欠款总额20%的违约金。(2)、任何一方违反其在本合同中所做的陈述或其他义务,而使守约方遭到损失,则守约方有权利要求违约方予以赔偿。第六条、生效条件本协议自双方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理人在本协议上签字并加盖公章之日起成立。第七条、本协议一式二份,具有相同法律效力。各方当事人各持一份。甲方:乙方: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年月日年月日防止出现抵债纠纷,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但并不是所有的物都可以用来抵偿债务,只有归债务人所有,并且具有较强保值能力的财产才能用来抵偿债务。签订协议的时候,一定要留意相关内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房屋抵押时土地使用权也一并抵押吗
民法典规定,抵押房屋时,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一并抵押的。 以建筑物抵押的,该建筑物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抵押。以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的,该土地上的建筑物一并抵押。 抵押人未依据前款规定一并抵押的,未抵押的财产视为一并抵押。 乡镇
2021.01.12 253 -
土地使用权抵押的房屋能买吗
土地使用权抵押的房屋经抵押权人同意能买。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经抵押权人同意,可以采取转按揭的方式出售转让土地使用权抵押的房屋,但房屋在抵押期间不能进行过户等交易行为,只有在解除抵押后才能进行过户。
2021.01.07 151
-
土地使用权抵债协议中
排水沟、人行道工程为852423.03元,另代建筑房地产公司支付国土局100000元,合计为建筑房地产公司支出952423.03元,扣减建筑房地产公司已支付185000元后,建筑房地产公司尚欠金基实业
2022-08-14 15,340 -
以土地使用权抵债协议是什么
以物抵债的范围 第九条银行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清收后仍然未能以货币形式受偿的债务,方可接受以物抵债。但根据法院或仲裁机构的生效法律文书办理以物抵债的,不受本条限制。 第十条抵偿债务的财产应当是归债务人所有
2022-06-28 15,340 -
土地使用权抵债合法吗?
合法,抵押设定之后,如果债务人到期不履行承诺,抵押权人有权依照法律的规定以抵押物折价或以抵押物的变卖价款较其他债权人优先受偿。从法律的角度讲抵押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对债权人以抵押一定财产作为清偿债务担保的
2021-06-21 15,340 -
房屋抵押可以用土地使用权抵押吗?
以依法取得的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抵押的,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应当将抵押时该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同时抵押。乡(镇)、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以
2022-07-15 15,340
-
01:09
什么是土地使用权抵押
土地使用权抵押,指的是债务人将其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作为偿清的担保,而不转移占有的行为。土地的使用权在抵押关系生效之后,当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债务到期后没有能力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拍卖,该债务人抵押的土地使用权,拍卖的价款优先抵偿
2,554 2022.04.15 -
00:56
土地使用权能否抵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中国土地的所有权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或者是集体,自然人或者组织只享有土地使用权。但是关于土地使用权能否抵押需要分情况讨论: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能够抵押;以招投标方式取得的农村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
1,995 2022.04.17 -
01:05
债权债务双方抵销协议如何抵销
对于债权债务,双方想要抵销的话,可以签订书面的抵销协议,而根据抵销种类的不同,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方式:1、如果是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八条的规定,行使法定抵销权的话,就不需要签订书面的合同,但是需要通知对方;2、如果是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
552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