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殴打架法律如何解决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首先,受害人应当及时报警,然后做法医鉴定,根据鉴定结果来决定打人者的法律责任。 一、如果鉴定是轻微伤,公安机关对打人者进行治安处罚,并承担受害人的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八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众斗殴的; (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四)持械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如果鉴定结果是轻伤,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责任。若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责任。不管是公诉还是自诉,都可以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赔偿医疗等费用。《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民事赔偿的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的规定,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对于当事人来说参与打架肯定是会受到治安管理条例的处罚,但是对于不同的问题处罚的力度是不一样的,对于有关的人员来说可能自己会受到有关的刑事处罚,所以对于问题的解决,本身的的复杂性就决定自己的利益维护的过程是较为艰辛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如果属于聚众斗殴,那么可以争取经济赔偿在先,然后请律师辩护人,为你提供服务,前提是你认为律师有助于从法治解决问题 2,如果属于案件事实而言的一般情形,属于故意伤害罪(致死)或者故意杀人罪,都是重罪,处10年以上的重刑 3,如果一般的情节,你需要争取律师帮助,很复杂的案情,直接早日找你的帮助人,现在只有律师可以从法治的视角解答问题了。
-
群殴打架轻伤如何鉴定
群殴造成轻伤的,一般以故意伤害罪处罚。根据刑法的量刑规定,行为人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造成严重伤害的,处三
2022-01-05 15,340 -
群殴打架违法吗
(一)多次聚众斗殴的; (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四)持械聚众斗殴的。
2023-01-01 15,340 -
如何解决成年人打架斗殴
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打架致他人轻伤以上的,构
2023-07-08 15,340 -
群殴致人死亡如何解决
群殴致人死亡,应当按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量刑,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
2023-06-28 15,340
-
01:24
打架斗殴如何处理出现打架斗殴一般视情况可三种解决方式,前提条件是受害人应该及时进行报警,并要求警察出警收集相关证据,其次要求进行伤情鉴定,根据伤情机构鉴定的轻重结果来决定打人者的相关法律责任。 1、如鉴定结果为轻微伤,公安部门根据具体情形按照治安处罚,处以
1,214 2022.04.15 -
01:14
互殴打架法律怎么处理互殴打架的行为,可能涉嫌我国的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和聚众斗殴罪,根据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为37天。值得注意的是,自犯罪嫌疑人进入看守所时算起,公安机关认为需要逮捕的,最长要在30天内报请检察机关批准,检察机关应当自接到
6,798 2022.04.17 -
00:54
儿子啃老如何通过法律解决儿子啃老是无法通过法律的方式解决的。法律对儿子啃老未作明确的规定,所以无法通过法律的方式进行解决,只能通过道德的方式进行处理,毕竟法律只规定抚养义务结束的时间,对于啃老现象只能由父母与子女协商解决。父母可以找儿子进行协商,让儿子自愿独立生活
4,499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