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法律条款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骚扰他人正常生活,一般构成治安案件。具体标准如下: 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4、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5、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6、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干扰他人生活可能会违反治安管理规定,严重的可能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于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具体有以下规定: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 (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 (五)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 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
干扰他人正常生活行为的认定
以下情形可认定为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
2020.03.02 3,019 -
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可以报警吗
可以。 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属于刑法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即非法侵扰了他人合法的隐私权),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之范畴。意图在于破坏他人生活的安宁。
2020.09.11 423 -
-
发送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发送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认定:首先是发信息的人达到法定责任年龄,而且是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其次,客观方面表现骚扰者多次通过信件、电话、计算机信息网络等途径传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骚扰信息,干扰他
2022-11-04 15,340 -
打电话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司法解释
XX打电话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没有专门的司法解释。XX只要达到多次,就可以追究行为人的治安行政责任。XX这里的多次,指三次以上。XX法律链接:《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
2022-10-29 15,340 -
发送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认定
发送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认定:首先是发信息的人达到法定责任年龄,而且是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其次,客观方面表现骚扰者多次通过信件、电话、计算机信息网络等途径传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骚扰信息,干扰他
2022-07-05 15,340 -
发送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判定
发送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认定:首先是发信息的人达到法定责任年龄,而且是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其次,客观方面表现骚扰者多次通过信件、电话、计算机信息网络等途径传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骚扰信息,干扰他
2022-12-13 15,340
-
01:00
家人工作和生活中涉及的法律家人工作和生活中涉及的法律如下: 1、农村务农的,比较多涉及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 2、城市上班的,比较多涉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保法等; 3、做生意的,比较多涉及合伙企业法,公司法,民法典等。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
10,033 2022.04.18 -
01:11
男女不正常关系法律怎么处罚不正当男女关系属于公民个人私生活,目前我国的法律并不会对其作出处罚。但是如果因为不正当男女关系,出现以下行为之一的,那么会被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
9,246 2022.05.11 -
01:01
干活工程款要不到如何解决干活工程款要不到的,可通过协商、诉讼、财产保全、强制执行等途径索要款项。具体解决方法如下: 1、可以通过书面致函或委托律师出具律师函的形式催要工程款,如果通过协商、催收函等途径仍拒不支付的,我们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建设工程施
714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