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婚生子可以探望父亲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所以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父或母享有探望权。 探望权是《民法典》规定的一项实体权利,当事人可以独立行使。按照法律的规定,当发生探望权纠纷的时候,首先,应由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在人民法院审理期间,也应该让双方尽量化解矛盾,从有利于子女成长的角度出发,对探望的时间、方式等具体问题,争取双方当事人能够协商解决。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的判决或者裁定的,人民法院可对有协助义务的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如果子女已满10岁,对是否进行探望已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认识能力,人民法院应当征求子女的意见,如果子女不同意的,不应当强制执行探望权。 二、《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非婚生子女的权利】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非婚生子生父可探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非婚子女的生父同样拥有探视孩子的权利。
非婚生子生父可探视,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 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
-
非婚生子女可以随父亲吗
在我国非婚生子女能随父亲,非婚生子的抚养权归属,一般来说以双方协商为主,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归哪方抚养,则该方取得抚养权;若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则需要去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由法院判决孩子抚养权的归属。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2021.02.19 145 -
非婚生子女可以随父亲吗?
在我国非婚生子女能随父亲。 非婚生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与婚生子女一样,其抚养权处理也与婚生子女相同,生父母双方可以协商由父亲一方抚养孩子,协商不成的,父亲一方可以诉讼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规定,非婚生
2021.03.21 183
-
非婚生子女可以探视父亲吗
非婚生子生父可探视,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
2022-06-07 15,340 -
非婚生子父亲可以监视探视吗?
非婚生子生父可探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非婚子女的生父同样拥有探视孩子的权利。
2022-06-08 15,340 -
父母探望子女可以请探亲假吗
父母去看望子女的,无法请探亲假,子女不在探亲假的范围内。 2、《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 第三条 职工探亲假期: (一)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 (二)未婚职工探望
2022-07-19 15,340 -
非婚生子生父可以探视吗
一、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所以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父或母享有探望权。 探望权是《民法典》规定的一项实体权利,当事人可以独立行使。按照法律的规定,当发生探望权纠
2022-11-11 15,340
-
01:42
父亲对非婚生子有探视权吗一般来说,就算父亲不直接抚养子女,其对子女仍然享有探望权,除非人民法院认为其行使探望权,不利于子女健康成长。这里所说的子女,就包含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仅有探视子女的权利,还有
1,597 2022.04.15 -
01:16
离婚后继父享有探望权吗离婚之后,一般情况下,继父都不享有探望未成年继子女的权利。这主要因为,探望权利在一般情况下,都属于亲生父母与亲生子女之间的亲子权利。只有满足特定条件的继父,才能够享有与亲生父母一样享有的亲子权利。具体来说,这主要是指在共同生活期间,继父与继
1,112 2022.04.17 -
01:00
没有抚养权可以随时探望孩子吗没有抚养权,并不能随时探望孩子。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086条的规定,离婚之后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享有探望子女的权利。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应当协助另一方行使这种权利。需要注意的是,行使探望权的具体方式以及时间,由父母双方协商确定。换句话说,不
1,99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