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规定的对累犯不得假释,应如何理解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累犯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法执行完毕之后五年内又因为故意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我们知道,衡量量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人身危险性,人身危险性主要是通过是否会再次触犯刑法来体现。因此,累犯之人的人身危险性极大,不得假释。
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累犯不得假释即指对于在五年之内被处以有期徒刑以上处罚两次的犯罪分子,在服刑的过程中是不可以附条件提前释放的。《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
-
如何理解累犯不得假释
累犯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法执行完毕之后五年内又因为故意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我们知道,衡量量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人身危险性,人身危险性主要是通过是否会再次触犯刑法来体现。因此,累犯之人的人身危险性极大,不
2020.10.05 97 -
如何认定累犯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而累犯再次犯罪的概率是很大的,所以对所居住的社区会有不利的影响,所以不能假释。累犯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法执行完毕之后五年内又因为故意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2020.03.30 92
-
《刑法》:累犯假释后如何理解?
累犯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犯罪分子,在刑法执行后五年内因故意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众所周知,衡量量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身危险,主要体现在是否会再次违反刑法上。所以累犯的人身危险性很大,不能
2021-10-31 15,340 -
累犯假释应该如何规定?
不能!主观恶性及社会危险性大,依法不适用假释!第八十一条【适用条件】被判处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
2023-02-13 15,340 -
累犯假释如何理解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八十一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
2022-11-08 15,340 -
对累犯不得假释的情形有哪些以及假释的期限如何规定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不得假释。因前款情形和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被减为无期徒刑、有期徒
2022-03-22 15,340
-
01:23
假释在法律上是如何解释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犯罪分子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危险性,且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其次,如果犯罪分子
1,175 2022.04.17 -
01:23
如何理解罪刑法定原则
(1)成文的罪刑法定。①法律主义。这是指只有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才有权规定犯罪和刑罚,行政机关制定的法规等无权规定犯罪和刑罚,即罪刑法定中的“法”不包括行政法规等。②禁止习惯法。虽然习惯法体现民意,但因为不成文,缺乏明确性,违反了预测可能性原
5,086 2022.04.15 -
01:01
累犯一定不能缓刑吗
累犯是一定不能缓刑的。法律明确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行为人构成犯罪后,人民法院在追究刑事责任时,发现行为人构成累犯的,在确定刑罚时,不得对行为人宣告缓刑,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具体的犯罪情况判处相应的刑罚,让行为人承担
1,13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