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应该怎么垫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目前,工程垫资在法律上没有禁止,属于有效法律行为。但为避免风险,可以在施工合同中约定甲方应当在工程竣工交付前支付全部或大部分垫资款,否则可以拒绝交付已经完工的工程。同时,可以在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垫资款的利息,如果甲方资金较紧张,一般会同意在合同中约定垫资款利息的。另外,也可以在施工合同中约定甲方逾期支付垫资款的,应当向贵公司支付违约金,如果有可能,还可以要求甲方提供垫资担保。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当事人对垫资和垫资利息有约定,承包人请求按照约定返还垫资及其利息的,应予支持,但是约定的利息计算标准高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部分除外。当事人对垫资没有约定的,按照工程欠款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案件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当事人对垫资和垫资利息有约定,承包人请求按照约定返还垫资及其利息的,应予支持,但是约定的利息计算标准高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部分除外。 当事人对垫资没有约定的,按照工程欠款处理。 当事人对垫资利息没有约定,承包人请求支付利息的,不予支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目前,工程垫资在法律上没有禁止,属于有效法律行为。但为避免风险,可以在施工合同中约定甲方应当在工程竣工交付前支付全部或大部分垫资款,否则可以拒绝交付已经完工的工程。 同时,可以在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垫资款的利息,如果甲方资金较紧张,一般会同意在合同中约定垫资款利息的。 另外,也可以在施工合同中约定甲方逾期支付垫资款的,应当向贵公司支付违约金,如果有可能,还可以要求甲方提供垫资担保。
-
垫资施工合同怎么写
垫资施工合同的写法: 1、开头写好甲方乙方的具体信息; 2、中间的内容要包括工程名称、地点、项目,承包方式、内容,付款方式等; 3、明确好双方的权利义务; 4、最后签字盖章并附上日期。
2021.02.14 228 -
政府工程不得垫资施工规定
政府工程不得垫资施工规定: 1、政府工程不得由施工单位垫资施工; 2、投入资金原则上不得超过经核定的投资概算; 3、项目完成后,按规定办理竣工财务决算。
2020.11.23 422 -
施工垫资新规
禁止“垫资施工”,政府投资项目不得由施工单位垫资建设。不得随意压缩工期,政府投资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并严格执行建设工期,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要求施工单位对政府投资项目垫资建设、无正当理由不实施或者不按照建设工期实施已批准
2021.03.08 306
-
施工工程“垫资”要怎么办?
目前,法律上没有禁止工程预付款,这是一种有效的法律行为。但是为了避免风险,可以在施工合同中规定甲方应在工程竣工交付前支付全部或大部分预付款,否则可以拒绝交付已完成的工程。同时,可以在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
2021-11-26 15,340 -
建筑施工垫资利息应该怎么算
工程垫资按照早前的规定属于企业法人间违规拆借资金行为,直至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才将垫资行为合法化。而2015年9月1日,最高院《关于审理民
2022-06-23 15,340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垫资施工有效吗
200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 第六条规定:“当事人对垫资和垫资利息有约定,承包人请求按照约定返还垫资及其利息的
2022-03-12 15,340 -
建筑施工垫资利息该怎样算
工程垫资按照早前的规定属于企业法人间违规拆借资金行为,直至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才将垫资行为合法化。而2015年9月1日,最高院《关于审理民
2022-06-11 15,340
-
01:07
拖欠工资应该怎么办
拖欠工资应该讨要。讨要拖欠工资的方式主要有调解、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和提起民事诉讼。为了争取最高的效率,建议按照私下调解、投诉、申请劳动仲裁和提起民事诉讼的先后顺序尝试追偿。员工遇到老板拖欠工资的,可以先私下与老板进行协商、调解
7,345 2022.04.17 -
01:00
拖欠农民工工资应该怎么办
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解决办法:拖欠农民工工资协商不成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1,124 2022.04.17 -
01:23
拖欠农民工工资我们应该怎么办
农民工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可以先找老板进行协商、调解,最好让老板写个欠条;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以上方法都没办法解决的,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需要注意的是,员工应该及时收集并保存好工资欠条和任职证明等
1,94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