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同中未明确规定违约责任条款,违约方的赔偿金额如何确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或者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若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造成的损失,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适当增加;若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造成的损失,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适当减少。另外,当事人也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迟延履行违约金。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履行债务。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违约责任约定不明,违约责任主体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合同当事人。一般对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违约,责任主体的确定十分直观,但对于履行不符合约定的违约,则往往因为对质量、履行地点等内容约定不明而无法分辨。
-
购房合同未规定违约金的违约责任应该怎么样确定
但是由于商品房买卖合同大多属于格式格式,对于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约定相对比较明确,一旦出现约定不明的情况,我们也可以根据《商品房买卖解释》的有关规定确定有关损失的计算方法。 《商品房买卖解释》第17条规定: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
2024.06.06 10 -
如何确定合同中未明确约定的内容
确定合同中未明确约定的内容的方式如下: 1、确定合同中未明确约定的内容的方式是签订补充协议; 2、达不成补充协议的,按照法律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 3、不能达成补充
2022.12.17 19 -
如何确定成立未生效的合同违约金条款
成立未生效的合同违约金条款是可以适用的。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2021.04.20 107
-
在合同中未明确违约金条款,能否主张违约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和第五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如果未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则可以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主张违约责任。具体而言,当事人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时,他或她有责任采取必
2024-11-11 15,340 -
未经明确约定的违约责任如何计算
如果您与他人签订的合同未明确规定违约金,但对方出现违约情况,您可请求其赔偿由此导致的实际损失。这种损失应相当于违约导致的实际损失,包括合同履行之后可以获取的收益。但是,总的赔偿金额不应超出违约方在签订
2024-11-05 15,340 -
合同违约赔偿条款约定不明时该如何确定
如果合同双方对违约金有约定,则一方违约时按照合同约定处理。如果合同双方在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违约金一般等于违约所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此时,由损失方提供由于相对方的违约行为导致自己损失的证据,主张赔偿
2022-10-19 15,340 -
在合同中未明确违约责任处理方式时
违约责任是指在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合同约定时,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违约责任是合同责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不同于无效合同后果。有效的合同是违约责任成立的前提条件。同时,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也存在
2024-11-11 15,340
-
00:59
合同未明确违约金的违约怎么办
合同未明确违约金,出现违约行为的话,只能主张其他形式的违约责任。这主要因为违约金责任适用的前提在于:合同当事人已经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出现一定的违约行为的时候,守约一方可以请求对方支付相应的违约金。换句话说,只要双方没有约定违约金,一方违约
809 2022.06.01 -
01:08
合同中保密条款违约如何约定
针对合同中保密条款的违约责任,当事人可以采用违约金的方式来进行约定。具体来说,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的规定,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当事人可以约定:如果一方出现了违反合同约定的情况,违约方应当向对方支付相应的违约金。因此,如果当事人约定一
1,720 2022.05.11 -
01:00
合同中双方约定的违约金如何起诉
合同双方约定的违约金,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民事诉讼的起诉,需要满足以下要件:原告适格;被告明确;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受诉法院有管辖权。所以,当事人在起诉时,需要带上身
96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