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青海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36条对哪些

青海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36条对哪些

2022-09-12 19:05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青海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9-12回复

专业分析:

为计划外怀孕人员提供躲避场所造成超生或者为他人藏匿超生婴儿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计划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国家工作人员、企业事业组织从业人员由所在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法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机关、部队、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应当做好本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2001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三号公布,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律师普法更多>>
  •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是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了的法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于2001年12月29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

    2020.09.17 707
  • 公职人员违反计划生育条例
    公职人员违反计划生育条例

    国家公职人员违反现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违法生育的,除接受当地县级计生部门和处理缴纳社会抚养费外,还得接受当地党委政府出台的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规定受到党纪和政纪的处理,处理结果,很可能就是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2020.02.01 748
  • 河南省计划生育新政策领取条件有哪些
    河南省计划生育新政策领取条件有哪些

    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夫妻生育第一个、第二个子女的,不实行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夫妻生两个子女,有条件可以申请再生。

    2020.12.15 279
专业问答更多>>
  • 青海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36条怎么规定

    为计划外怀孕人员提供躲避场所造成超生或者为他人藏匿超生婴儿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计划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国家工作人员、企业事业组织从业人员由所在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2022-09-11 15,340
  • 青海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21条

    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和子女的,由其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给予经济补助和其他必要的帮助。

    2022-09-11 15,340
  • 青海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22条

    保健费及其他优待开支,夫妻均为国家工作人员、企业事业组织从业人员的,由双方所在单位各承担百分之五十(男方上半年,女方下半年);夫妻一方为国家工作人员、企业事业组织从业人员,另一方为城镇无业居民、其他人

    2022-09-12 15,340
  • 青海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条

    工作应当坚持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与增加妇女受和就业机会、增进妇女健康、提高妇女地位和创建文明家庭相结合。

    2022-09-1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计划生育证明需要材料有哪些 01:28
    计划生育证明需要材料有哪些

    计划生育证明是计划生育管理部门为了更好规范管理和服务,记载公民的婚姻、生育、节育等相关情况的凭证。 办理计划生育证需要材料有: 1.结婚证; 2.《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或者《计划生育服务证》; 3.节育证明; 针对四十九周岁以下的己婚未育人员

    2,404 2022.04.15
  • 办理计划生育证明需要哪些资料 01:01
    办理计划生育证明需要哪些资料

    办理计划生育证明需要以下资料:1、本人的居民身份证、结婚证;2、村民委员会,或者所在单位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3、本人一寸正面免冠照片两张;4、已生育子女的,需要提交由施术单位,或者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避孕措施情况证明。违法生育的,还应当提交处

    3,256 2022.04.17
  • 计划生育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01:09
    计划生育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计划生育从1972年开始实行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走过了曲折、悲壮、辉煌的历程。所谓“曲折”,是因为我们党在人口问题的认识上出现过反复和偏差;所谓“悲壮”,是因为广大群众特别是育龄妇女为落实基本国策做出了巨大奉献和牺牲;所谓

    47,226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