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的工作时间标准有没有规定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新劳动合同法关于每月工作时间的规定: 首先,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工时制度有三种,即标准工时制、综合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国务院令第174号)的规定,我国目前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这一标准工时制。有条件的企业应实行标准工时制。有些企业因工作性质和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应保证劳动者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一天。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工时制度有三种,即标准工时制、综合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国务院令第174号)的规定,我国目前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这一标准工时制。有条件的企业应实行标准工时制。有些企业因工作性质和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应保证劳动者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法没有规定每月的工作时间,而是约定了每周的工作时间。国家实行劳动者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作时间制度,用人单位应依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没有具体规定每月的工作时间,具体工作时间应视情况而定,具体情况如下:实行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用人单位应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一周五,一天八小时可加班,但不超过3小时,一月加班不超过36小时。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150%的工资,安排休息日工作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200%的工资,安排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支付300%的工资。
-
-
上海劳动法规定每月工作时间
劳动法规定的工作时间:《劳动法》关于工作时间的相关规定: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
2020.04.16 1,016 -
国家规定的每月正常工作时间是几天
按照国家规定一个月的工作日是21.75天。一年的法定工作日为:365天/年-104天/年法定工休日-10天/年法定节假日=251天;每一个月法定工作日为:251天/年法定工作日÷12个月=20.92天
2020.05.14 1,091
-
每月工作时间的规定?
劳动法对于正常工作时间只有按天和按周的要求,对加班时间才有按月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四十一条用
2022-10-09 15,340 -
规定员工每月的工作时间有上限吗?A
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作制度。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
2022-10-05 15,340 -
规定每月工作时间是多少,超时间工作有什么规定?
1、劳动法第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同时第41条又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
2022-10-21 15,340 -
员工每月的工作时间有上限?
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作制度。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
2022-10-06 15,340
-
01:12
劳动法规定标准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又可以称为“劳动时间”。主要指按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在一昼夜以及一周之内从事劳动的时间。劳动者工作时间的长度主要由劳动法直接规定,或是由集体合同、或者是劳动合同进行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如果不遵守工作时间的规定,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1,613 2022.04.15 -
00:58
每个子女每月多少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独生子女按照每月2000元标准扣除。根据国家最新的个人所得税政策,赡养老人专项扣除的每月2000元是根据家庭为单位,不论是一位还是两位老人,都是2000元额度。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分摊方式包括由赡养人均摊或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
3,408 2022.06.22 -
00:51
纳税人没有自有住房的租金每月扣除纳税人没有自有住房的租金每月扣除:1、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2、除上述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
3,49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