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1500只放了1050这算高利贷吗?能受法律保护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的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第二百一十一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关于审理借贷案件意见》六、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七、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审理中发现债权人将利息计入本会计算复利的,其利率超出第六条规定的限度时,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八、双方对有无约定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借贷双方对约定的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参照本意见第6条规定计息。九、公民之间的定期无息借贷,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偿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无息借贷经催告不还,出借人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的利率计息。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超过年利率36%的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贷款利率受法律保护的情形:借款合同双方约定的借贷利率未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当合同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超过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认定无效。
中国是严令禁止高利贷的,高利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法律最高保护到年利率24%,如果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部分的利息认定无效,借款人有权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 年利率在24%——36%之间这部分利息,法律不保护。当事人愿意自动履行,法院也不反对。
-
借高利贷受法律保护吗?
高利贷是民间借贷的一种形式, 高利贷的标准利息是否超过年利率36%为标准,即若双方约定的利息超过年利率36%的,就是高利贷。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所以说,高利贷是
2021.03.12 146 -
放高利贷会受法律保护吗
放高利贷不会受法律保护。民间借贷中私人放高利贷的本金受到保护,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24%的利息同样受到法律保护,而超出36%则不受法律保护。如果私人放高利贷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还会受到相关的刑事处罚。如果放贷人以转贷牟利为目的,
2022.05.21 203
-
借高利贷受法律保护吗?
从高利贷的名称我们知道高利贷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高利率”,正是高利贷惊人的利息成本,决定了它长期以来的“非生产性”特点,即借高利贷的目的不是为了扩大再生产或投资,而是为了保证生存。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如此
2021-06-22 15,340 -
借高利贷受法律保护吗
高利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一、借高利贷是否受法律保护 从高利贷的名称我们知道高利贷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高利率”,正是高利贷惊人的利息成本,决定了它长期以来的“非生产性”特点,即借高利贷的目的不是为了扩大
2022-06-01 15,340 -
借高利贷受法律的保护吗
借高利贷超过法律规定的利息是不受法律的保护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
2022-06-03 15,340 -
我借高利贷受法律保护吗
从高利贷的名称我们知道高利贷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高利率”,正是高利贷惊人的利息成本,决定了它长期以来的“非生产性”特点,即借高利贷的目的不是为了扩大再生产或投资,而是为了保证生存。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如此
2021-06-19 15,340
-
01:09
高利贷受法律保护吗
高利贷是指民间借款人所借贷利率一般由其和贷款人双方协商进行确定的,双方协商的借贷利率一般不可以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有关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诉利率规定标准的,则应该界定为是高利借贷的行为。 关于贷款利息的利
727 2022.04.17 -
01:28
民间高利贷受法律保护吗
根据民法典的最新规定,民间高利贷并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这里所说的法律保护,主要是指法院是否会支持放贷人的请求。因为民间高利贷违反法定的国家利率规定,是一种违法的行为,因此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在民法典公布之前,我国有关高利贷的规定,大多是最高
1,242 2022.04.17 -
01:13
民间借贷受法律保护吗
为正确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最高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制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及在《最高人民法
668 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