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理解监护制度
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保护的一项制度是民法上的监护制度。监护人应当履行的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2021.02.21 88 -
民法典对监护人是怎样规定的?
1.监护人有义务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合法以及其他权利;若监护人不依法履行义务,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2.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若父母死亡或者丧失监护能力,则可由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3.严重侵害被监护人、或不
2021.02.12 676 -
民法典监护人规定
监护人有义务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合法以及其他权利;若监护人不依法履行义务,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若父母死亡或者丧失监护能力,则可由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2021.01.14 1,365
-
民法总则监护制度是怎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监护制度作为民事主体制度的一部分,对监护人范围、监护人指定程序、被监护人范围、监护职责履行方式、意定监护、撤销监护等问题进行了增改,在原来法定监护的基础上,强调对被监护人
2021-08-13 15,340 -
怎么解读民法总则中关于监护制度的规定?
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
2022-10-31 15,340 -
民法典中怎么样规定监护人
监护人的范围规定: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是父母,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依次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 2、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监护人是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 3、
2022-05-24 15,340 -
未成年人的意定监护制度是怎样的
1、监护的概念 监护是指对特定的自然人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合法权益依法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督和保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被监督和保护的特定的自然人,称为被监护人 2、监护制度的内容。 监护
2022-07-12 15,340
-
01:00
爷爷奶奶属于法定监护人吗父母养孩子即是义务也是责任。从法律规定的层面分析,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父母有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未成年子女造成
1,106 2022.04.17 -
01:25
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有什么区别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的区别有: 1、法定代理人,主要指的是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代理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并且直接行使诉讼代理权的人,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在进行诉讼时只可以由其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理其进行诉讼事宜处理。 2
12,811 2022.04.15 -
00:59
民法典规定婚前财产怎样分割夫妻双方离婚,属于一方所有的婚前个人财产不需要参与分配。因为,一方的婚前财产不论婚姻持续时间多长,该个人财产都不会自动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下列财产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1、一方的婚前财产;
81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