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解除合同的诉讼时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反对解除合同属于确认之诉,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当事人应当在约定的期间及时行使权利。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规定,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反对解除合同属于确认之诉,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当事人应当在约定的期间及时行使权利。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规定,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申请人可以反对解除合同诉讼时效。解除合同的诉讼时效的计算方式:合同解除权,只有排除期限;排斥期一般为不变期;权利人享有的实体民事权利本身被消灭;排除期间规定的是权利人行使权利的期限;排斥期是从相应实体权利成立之日起计算的。
-
合同解除权诉讼时效的诉讼时效
合同解除权是没有诉讼时效的,只有除斥期间。当事人必须在规定的除斥期间内行使合同解除权。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内不行使相应的民事权利,则在该法定期间届满时导致该民事权利的消灭。
2021.04.19 336 -
解除合同的诉讼时效
我国的民法典规定,一般情况下,解除合同的诉讼时效通常分为:一般诉讼时效和特别诉讼时效。一般诉讼时效是普遍适用的。当事人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3年。特殊时效通常优先于普通时效,凡有特殊时效规定的,适用特殊时效。法律对时效另有规
2022.04.13 1,232 -
合同解除的诉讼时效
我国的民法典规定,一般情况下,解除合同的诉讼时效通常分为:一般诉讼时效和特别诉讼时效。一般诉讼时效是普遍适用的。当事人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3年。特殊时效通常优先于普通时效,凡有特殊时效规定的,适用特殊时效。法律对时效另有规
2022.04.13 934
-
反对解除合同诉讼的时效
反对解除合同属于确认之诉,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当事人应当在约定的期间及时行使权利。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规定,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法律没有规
2022-06-06 15,340 -
反对解除合同诉讼时效
反对解除合同属于确认之诉,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当事人应当在约定的期间及时行使权利。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规定,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法律没有规
2022-05-11 15,340 -
反对解除合同诉讼时效的
反对解除合同属于确认之诉,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当事人应当在约定的期间及时行使权利。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规定,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法律没有规
2022-06-05 15,340 -
反对解除合同诉讼时效的规定
反对解除合同属于确认之诉,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当事人应当在约定的期间及时行使权利。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规定,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法律没有规
2022-06-21 15,340
-
01:16
反对解除合同诉讼时效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我国的民事诉讼时效为3年。从权利受害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犯之日起开始计算。最长的诉讼时效为20年。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未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行使相应的权利,对方当事人就可以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权
1,213 2022.04.17 -
01:00
合同诉讼时效
合同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这是民法典的一般规定。对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以及技术进出口合同,就要执行特殊的规定。这时候就不能适用一般的诉讼时效规定。但是一般来说,针对普通的合同纠纷,法院还是会按照民法典第188条的规定,执行三年的诉讼时效。需要注意
2,337 2022.04.17 -
01:33
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
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普通诉讼时效为3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不属于特殊诉讼时效,因此其诉讼时效为3年。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其中一般保证和连带
2,02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