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写行政诉讼状答辩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首部即标题,写文书名称“行政答辩状”。(二)行政诉讼答辩状的正文1、当事人栏:在标题之下,直接列写答辩人的单位全称和住所。接下去另起一行列写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电话。然后,再另起一行逐一列出委托代理人及其姓名、职务。2、案由部分,主要写明对原告某某因何项具体行政行为起诉进行答辩;对何时收到副本,可写可不写。具体写法例如:“答辩人对原告(公民的姓名,或者法人、其他组织名称)提起(案由,即具体行政行为名称)诉讼一案,答辩如下:“或者写:“答辩人于年月日收到你院转来原告提起之诉一案的起诉状副本,现提出如下答辩:”3、答辩部分。答辩的论点和论据是答辩状的主体部分,大体包括以下一些内容:(1)就案情事实部分进行答辩(2)就具体行政行为的正确性进行答辩(3)就法定程序方面进行答辩(4)提出答辩主张(三)行政诉讼答辩状尾部及附项:1、致送机关,分两行写:“此致人民法院。”2、右下方写:答辩人:单位全称;另起一行,写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签名或盖章);再另起一行依次列写委托代理人:(签名或盖章)。然后注明年、月、日,加盖单位公章。3、附项写明:(1)本答辩状副本份;(2)证物或书证(名称)件;(3)(法律和法规名称)复印件份。只要答辩状就起诉状内容反驳有条理,清楚、证据有力,是很容易获得支持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行政诉讼答辩状中应当写明:答辩人的名称、地址等基本信息;法定代表人或者委托代理人的信息;答辩请求以及可以支持答辩请求的事实和理由;证明自身行政行为合法的规范性文件和证据。
行政诉讼中答辩状应当包括:答辩人的名称、地址等信息;法定代表人或者委托代理人的信息;答辩人的答辩请求,以及可以支持答辩请求的事实和理由;同时写明证明自身行政行为合法的规范性文件和证据。
-
如何回应行政诉讼答辩状
原告可以按照以下办法回应对方提出的行政诉讼答辩状:原告有权要求看答辩状,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合理期限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对于被告答辨状有不实之处,原告应提供相应证据给法院。
2020.10.21 203 -
行政诉讼二审中第三人应该如何写答辩状
答辩状中应当包括如下内容:当事人的名称、地址等基本信息;答辩请求以及可以支持答辩请求的事实和理由等。最后在末尾由当事人进行签名或盖章,最后载明书写答辩状的日期。
2020.07.03 212
-
应该如何写好行政诉讼的答辩状
答辩状,就是被告和被上诉人针对起诉的事实和理由或上诉的请求和理由进行回答和辩解的文书。答辩状分刑事答辩状和民事答辩状,它是与诉状和上诉状相对应的文书。行政诉讼答辩状的格式大致如下:答辩人:名称:___
2022-08-18 15,340 -
行政诉讼二审答辩状应该如何写呢?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7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件后,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
2022-07-27 15,340 -
行政诉讼如何写答辩状
答辩状应当清晰明了,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说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答辩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答辩人以及被答辩人的基本信息;(二)明确的答辩请求;(三)被诉行政行为的名称、文号、内容、作出的行政
2022-03-13 15,340 -
行政诉讼答辩状应该怎么写
行政答辩状 答辩人 住所 代表人姓名职务电话 因XXXXXXXXXXXXXXXXXXX一案,提出答辩如下: 此致 人民法院 附:本答辩状副本份 答辩人 年月日
2022-08-14 15,340
-
01:32
被起诉离婚,不想离婚,答辩状应该怎么写
答辩状主要针对原告起诉书里面叙述的事实和诉求作出回复,如果不同意离婚的话,要写不同意的理由。具体可以从双方的感情基础、家庭情况、以后想如何改善夫妻关系等方面来写。一般来说,对于第一次起诉的答辩状,只要表明自己不同意离婚的强烈愿望。如果没有法
2,161 2022.04.17 -
01:46
被起诉离婚时有财产纠纷,答辩状应该怎么写
被起诉离婚有财产纠纷,答辩状应该围绕对方起诉状中列明的诉讼请求来进行反驳。答辩状都是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来阐述自己的意见。如果同意离婚的话,双方只有财产方面的争议,那么应该先咨询律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列举证据,证明自己应得
1,326 2022.04.17 -
01:02
离婚被告答辩状怎么写
首先,要在开头写明答辩人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户籍所在地等信息; 其次,答辩人要根据对方起诉状的内容一一进行答辩,如果不同意离婚,可以提出,双方当前情况,不属于法定判离情形的答辩意见。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男女双方感情破裂且调解失
5,78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