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有伤病防控办法但是不及时返岗的工资是多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由于疫情对策没有及时回到工作岗位,与员工协商一致,可以优先安排员工带薪休假。员工在带薪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由于疫情对策的需要,很多地方都采取了全面暂停公共交通运输等交通管制方式。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流行切实做好劳动关系工作的通知》第三条第一项规定,对于因流行不及时返回企业的员工,与员工协商一致,企业可优先安排员工带薪休假。其中,员工累计工作不到1年,年薪不到5天的10年不到20年,年薪不到10天的20年,年薪不到15天。员工在带薪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二 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因疫情防控未及时返岗的,通过年休假方式解决,工资标准为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如果未复工时间较长的,部分地方规定安排待岗,支付最低工资标准的70%作为生活费。
浙江职工因疫情防控未及时返岗的工资标准是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发放,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可以在正常幅度内调整,但是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员工因疫情防控未及时返岗
员工因疫情防控未及时返岗,企业应当按时支付工资,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按照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
2020.05.09 135 -
-
辽宁省职工未及时返岗工资多少?
对于浙江职工因疫情防控未及时返岗的工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进行工资发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可以在正常幅度内调整,但是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2020.01.31 97
-
员工因病未及时返岗原单位工资是多少
因疫情防控未及时返岗的,经与职工协商一致,可通过优先安排职工年带薪年休假方式解决。职工在带薪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 由于防控疫情需要,多地已采取全面暂停公共交通运输等交通管制方式。
2022-06-13 15,340 -
职工因疫情防控未及时返岗被辞退合法吗
不合法。 1、有些企业由于各种压力等特殊情形不得不辞退员工,即便如此职工因疫情防控未及时返岗即辞退的做法是不合法的,应当根据疫情、员工自身、劳动合同等多种因素综合判断是否需要辞退员工。 2、对于新型病
2022-07-18 15,340 -
国家规定病假工资是多少
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各省有相关规定,具体查询一
2022-01-10 15,340 -
不是工伤病假工资是多少
职工非工伤请病假期间的工资按规定,不得低于所在地区最低工资的80%,法律依据如下: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 59、对于不是工伤病假工资多少
2022-08-27 15,340
-
01:04
煤含硫国家标准是多少煤含硫国家标准是:低硫煤:含硫量小于1%的是低硫煤。中硫煤:含硫量1到3%的为中硫煤。高硫煤:含硫量大于3%的为高硫煤。标准煤:我国把每公斤含热7000大卡的定为标准煤,标准煤的硫分是不同的。根据《工业企业节能减排主要指标解释》不具备条件取
16,349 2022.04.17 -
01:30
控股权是多少比例控股权的比例是指,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占一个公司资本总额或股本总额50%以上。但是如果股东出资额或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50%,其所享有的表决权却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这名股东也享有控股权。控股权因此可以分为绝
8,636 2022.05.11 -
00:53
工伤申请时限最长是多少天工伤申请时限最长是一年。发生工伤的,用人单位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单位不申请的,劳动者可以自行在一年内申请。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
1,90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