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数额巨大能判缓刑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般来说犯罪分子职务侵占数额巨大,没有法定从轻或者减轻情节的,不能判缓刑。职务侵占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缓刑适用对象是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职务侵占罪数额巨大怎么判刑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属于公诉案件,一旦实施职务侵占行为数额达到五千到一万元以上,应予立案追诉,被追究刑事责任。 职务侵占数额六万元以上不满四十万元,属
2020.12.24 151 -
职务侵占数额特别巨大
职务侵占罪数额特别巨大标准是1500万以上。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
2020.03.11 557 -
职务侵占罪占用数额巨大怎么样判刑
职务侵占罪占用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产的行为。本罪属于公诉案件,一旦职务侵占数额达到5000-1万元以上,应当立案追诉,追究刑事责任。职务
2022.04.14 449
-
职务侵占罪金额巨大能判缓刑吗
金额巨大判处缓刑的可能性不大,但仍然需要了解案情后才能确认,可以进行争取。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2-03-13 15,340 -
职务侵占罪数额巨大能怎么判
认定为职务侵占罪数额标准是六万元。侵占罪属于公诉案件。即使取得了被害单位的谅解,被害单位表示不追究,也不影响到司法机关依法定程序追究其刑事责任。
2022-05-17 15,340 -
职务侵占罪数额巨大怎么判刑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
2022-05-16 15,340 -
职务侵占罪数额巨大怎么判
职务侵占数额巨大,应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2023-02-13 15,340
-
00:50
职务侵占数额巨大量刑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职务侵占罪指的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其中,结合《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规定来看,职务侵占罪中数额巨大指的是,非法占有单
1,476 2022.04.17 -
01:03
职务侵占能判缓刑吗
当犯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分子,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时,可以采用缓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缓刑适用于,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犯罪分子。除此之外,还要满足:犯罪情节轻微、具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危险性、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
878 2022.04.17 -
01:34
职务侵占罪能判缓刑吗
职务侵占罪能否被判缓刑不能一概而论,要通过分析犯罪情节以及法官的定罪量刑加以判断。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职务侵占罪有三个法定量刑幅度,分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和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犯罪分子适用缓刑需要满足基
613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