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同酬可以突破合同约定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约定工资不得突破“同工同酬”的底线,对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工资分配自主权的刚性限制。向被派遣劳动者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不得歧视被派遣劳动者。 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2、《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和与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载明或者约定的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报酬应当符合前款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工同酬不可以突破合同约定。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从事同种工作时,不分性别、年龄、民族、残疾、区域等差别,只要能以不同方式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即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工资不得突破“同工同酬”的底线。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从事同种工作时,不分性别、年龄、民族、残疾、区域等差别,只要能以不同方式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即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
-
同工同酬可以转正吗
同工同酬可以转正。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从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劳动且取得相同劳动业绩的劳动者,支付同等的劳动报酬。由此可以看出,同工同酬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相同。二是在相同的工作岗位上付出了与别人同样的劳动工作
2020.08.14 298 -
临时工可以同工同酬吗?
临时工满足以下条件的,与正式工同工同酬: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相同;在相同的工作岗位上付出了与别人同样的劳动工作量;同样的工作量取得了相同的工作业绩。同工同酬并非要求他们的工资数额一样,而是允许在同一工资区间内进行浮动。无论正式工还是劳
2020.01.07 180 -
同工同酬可以转正吗
同工同酬可以转正。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从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劳动且取得相同劳动业绩的劳动者,支付同等的劳动报酬。由此可以看出,同工同酬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相同。二是在相同的工作岗位上付出了与别人同样的劳动工作
2021.12.13 2,273
-
同工同酬是否可以突破合同约定?
约定工资不得突破同工同酬底线,对劳务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工资分配自主权的刚性限制。向被派遣劳动者提供与工作相关的福利待遇,不得歧视被派遣劳动者。
2021-11-15 15,340 -
同工同酬是否可以突破合同约定?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同意工资不得突破同工同酬的底线。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在从事同一工作时,只要能以不同的方式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就可以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无论性别、年龄、国家、残疾、地区如何。
2021-12-29 15,340 -
同工同酬可以实现吗劳务派遣工同工同酬可以解决吗
同工同酬即使在企业,也指的是同样编制,同一个工种之间所体现的薪酬待遇,劳务派遣工同工同酬可以实现的,劳务派遣制度下实现同工同酬的方法是: 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加强监管《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劳
2022-04-25 15,340 -
可以享受同工同酬吗
有约定按约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2022-06-28 15,340
-
01:11
合同可以约定违约金上限吗合同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可以约定一方出现违约行为的时候,需要支付对方违约金。一般情况下,违约金的具体数额和计算方式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违约金没有事先的上限限制,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的上限。双方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上限的
572 2022.04.17 -
01:25
借款合同可以约定违约金吗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借款合同可以约定违约金吗 借款合同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有名合同一种,当然可以适用民事合同的一般规定。根据合同法以及相关民事法律规定,合同订立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制定相应的违约金条款。换句话说,借款合同当然可以事先约定违
1,386 2022.04.17 -
01:17
合同违约金可以扣除吗合同违约金可以扣除吗合同违约金可不可以扣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1、可扣除。若对方对于是否违约等没有意见的,可直接扣除违约金。在双方对于违约行为的构成、违约责任等约定较清楚时,可扣除对方应承担的违约金; 2、谨慎扣除。双方对于违约行为
3,91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