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定侵犯商标故意行为,有哪些相关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认定侵犯商标故意行为的情形包括: 1、销售侵犯商标权的商品; 2、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擅自伪造、制造、变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 3、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擅自使用、出售他人商标; 4、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认定侵犯商标故意行为的情形包括: 1、销售侵犯商标权的商品; 2、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擅自伪造、制造、变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 3、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擅自使用、出售他人商标; 4、其他情形。
认定侵犯商标故意行为的方式: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故意行为; 2、擅自使用他人注册商标、伪造或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等,应当认定为故意行为; 3、认定侵犯商标故意行为的其他方式。
-
怎么去认定侵犯商标故意行为
认定侵犯商标故意行为应具备以下要件如下: (1)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 (2)行为具有违法性。 (3)违法行为与造成损害的事实之间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4)违法行为是由于当事人的过失或故意造成的。 《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
2020.06.29 71 -
如何认定侵犯商标故意行为
认定侵犯商标故意行为的方式: 1、侵权人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 2、侵权人明知没有许可,仍然实施使用、销售、伪造、擅自制造、更换他人合法注册商标等行为。
2020.08.01 123 -
侵犯商标的故意行为有哪些
以以下方式认定侵犯商标故意行为: 1、侵权人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 2、侵权人明知没有许可,仍然实施使用、销售、伪造、擅自制造、更换他人合法注册商标等行为。
2020.06.29 101
-
商标侵权行为与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三,五十四,五十五条有明确规定:第五十三条有本法第五十二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
2022-01-26 15,340 -
商标侵权行为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商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有本法第五十二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2022-04-01 15,340 -
商标侵权行为与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商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有本法第五十二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2022-04-01 15,340 -
哪些行为被认定为侵犯商标专用权,哪些行为被认定为侵犯
下列行为被认定为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擅自使用、制造他人合法享有的商标;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的; 3、被认定为侵犯商标专用权的其他行为。
2021-11-23 15,340
-
01:09
商业秘密有哪些法定侵权行为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明确规定,商业秘密的法定侵权行为主要包括下面四种: 第一,采取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第二,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后,对外进行披露,或者擅自使用、允许
1,062 2022.04.17 -
01:03
常见的商标侵权行为有哪些
常见的商标侵权行为有以下几种: 1、未经许可,在同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2、未经许可,在同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但是需要注意,认定此种行为构成侵权,需要满足该行为容易
1,789 2022.10.23 -
01:02
商标法关于商标侵权的处罚规定
商标侵权的罚款标准根据侵权情节确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侵权行为成立的,应当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主要用于制造侵权货物和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侵权货物和工具。罚款标准如下:非法经营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非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
1,619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