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财产纠纷起诉时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或伪造债务导致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侵占另一方财产的,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有权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2、漏分夫妻共同财产,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离婚时漏分夫妻共同财产,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发现或应当发现漏分财产之次日起计算。3、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应在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提起诉讼。离婚后要求确认协议效力或对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应在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提起诉讼。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财产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损毁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债务侵占另外一方财产的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有权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
一般来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所以离婚财产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离婚后,在诉讼期间内,另一方发现夫妻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
起诉离婚后财产纠纷时效是多久
离婚后财产纠纷的时效一般认定为三年。根据相关规定,夫妻离婚后,如果发现一方存在转移或者其他侵犯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的,向法院起诉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日起计算。但法律对此另有约定的,按特殊约定处理。
2021.01.20 114 -
离婚起诉后财产纠纷时效是多久
1、离婚后财产纠纷中的“财产”不限于离婚时未处理的财产 “财产”不仅仅是指离婚协议中未作处理的财产,即使是在离婚协议中已作处理的财产,嗣后发生纠纷的,也是离婚后的财产纠纷。 2、离婚后财产纠纷中的“财产”不仅包括积极财产也包括消极财产 婚姻
2021.01.05 133 -
离婚财产纠纷可以提起诉讼吗离婚时财产纠纷
离婚后有尚未分割的夫妻共同财产;一方分割财产后反悔;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的财产纠纷能提起诉讼。不属于夫妻双方所有的财产不能提起诉讼。
2021.01.12 181
-
离婚后财产纠纷起诉时效
1、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或伪造债务导致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侵占另一方财产的,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有权请求再次分
2022-08-24 15,340 -
婚姻财产纠纷起诉时效
此类纠纷的起算,有以下几种情形:如果双方没有缔结婚姻关系的,给付人应当及时履行自己的权利,向对方主张自己的权利。对方拒不返还的,诉讼时效开始计算;如果双方登记结婚的,自其解除婚姻关系之日起,给付人就应
2022-02-22 15,340 -
婚约财产纠纷起诉时效
此类纠纷的起算,有以下几种情形:如果双方没有缔结婚姻关系的,给付人应当及时履行自己的权利,向对方主张自己的权利。对方拒不返还的,诉讼时效开始计算;如果双方登记结婚的,自其解除婚姻关系之日起,给付人就应
2022-01-26 15,340 -
起诉离婚财产纠纷时效是多久
1、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侵占另一方财产的,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有权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
2021-05-30 15,340
-
00:58
关于离婚后房产纠纷得诉讼时效
离婚后房产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情况下是三年。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当事一方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另外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的规定,离婚后,发现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
998 2022.04.17 -
01:46
被起诉离婚时有财产纠纷,答辩状应该怎么写
被起诉离婚有财产纠纷,答辩状应该围绕对方起诉状中列明的诉讼请求来进行反驳。答辩状都是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来阐述自己的意见。如果同意离婚的话,双方只有财产方面的争议,那么应该先咨询律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列举证据,证明自己应得
1,258 2022.04.17 -
00:52
房屋买卖纠纷起诉时效
房屋买卖纠纷的起诉时效为三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受害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期间应当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而且,自权利受到损
1,075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