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方带小孩抚养权归男方,如何申请复归?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民事诉讼中,有一种称为变更抚养权诉讼的专门程序。当事人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提出需要变更抚养权的理由和证据,但变更抚养权并非一定能够成功。 根据第三十六条规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不会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无论子女由父亲或母亲直接抚养,他们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仍然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在哺乳期间,子女应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如果在哺乳期后,父母就抚养问题发生争执无法达成协议,那么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做出判决。
第三十六条【离婚与子女】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抚养权归男方,但是女方带孩子,那需要变更孩子的抚养权。但是需要双方签订协议。如果双方无法协议一致,则可以向法院起诉变更抚养权。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与子女生活较长时间的一方,获得孩子的抚养权机会较大。
如果是男方将孩子带走了,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通常首先促进双方协商调解,尽可能通过执行和解的方式结案。如果协商不成,则可以对被执行人训诫教育,责令其履行。但被执行人仍拒不配合法院工作,不主动将子女交由申请人抚养,则可以依法对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进行司法拘留等强制措施。
-
离婚后小孩归男方抚养,女方有没有抚养权
孩子的抚养权问题你可以先和对方协商,无法协商的话就只能等待法院判决了。法院一般会将孩子判给更适合抚养孩子的一方,主要会从经济条件、生活环境、身体状况、与孩子亲密程度、孩子的年龄、性别等多方面来考虑。如果孩子年满十周岁,法院通常会询问孩子的意
2024.06.06 14 -
抚养权归男方,男方离世抚养权归谁
抚养权归男方,男方离世抚养权归女方。一方死亡的,子女一般随另一方生活。 离婚子女抚养费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按照月总收入的20到30%的比例判决。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对于高
2023.02.18 38
-
女方抚养权归男方, 男方要求男方带孩子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并且在
2021-03-19 15,340 -
抚养权归男方, 女方不愿意带走孩子
那就让她带,遵从孩子的生活习惯,你支付抚养费。抚养权实际上是抚养义务,带孩子不仅仅是给孩子吃饱、穿暖,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学习,学做人,有很艰巨的任务需要完成,如孩子的学习辅导、日常的接送、生活的照料
2022-02-04 15,340 -
离婚时孩子抚养权归男方,女方带孩子如何计算抚养费?
孩子的抚养权双方协商,一般本着利于孩子成长的原则处理,如果孩子较小,随母亲可能性大.不抚养孩子一方有探视权,同时需要支付抚养费,一般以实际收入的20%-30%为限.可以要求一次性支付.负担两个子女抚养
2022-02-16 15,340 -
婚姻法的离婚孩子归男方带抚养权归女方吗
你想问一下监护权属于男性,女性可以变更孩子的监护权吗?如果想变更监护权,可以先和对方协商。如果对方同意变更,可以和对方签订协议;如果对方不同意变更,可以向法院起诉变更监护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
2021-11-30 15,340
-
01:09
抚养权归男方但女方带怎么要回抚养权
抚养权归男方,但子女实际跟随女方生活,女方希望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1、协议变更。即由男女双方签订协议,约定变更子女抚养关系,自协议签订之日起,子女随女方生活,子女抚养权归女方。2、诉讼变更。即由女方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
1,039 2022.04.17 -
01:05
女方改嫁抚养权归男方吗
父母双方离婚时,离婚协议约定抚养权归女方,或者法院将子女抚养权判给女方后,女方再婚的,并不会导致抚养权发生变更,子女抚养权仍然归女方,除非父母双方离婚时,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如果离婚后女方再婚,则子女抚养权归男方。” 女方离婚后是否再嫁
937 2022.05.11 -
00:51
男孩子的抚养权一定归男方吗
孩子的性别不能决定其抚养权的归属,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其抚养权的归属具体是由其年龄,以及父母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的。如果孩子已满八周岁,则其可以自由选择决定其抚养权的归属。如果孩子已满两周岁但是不满八周岁,则由其父母双方对其抚养权问题进行协
1,12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