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专项资金违反了什么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财政法规上的违规行为:把一般的专项经费当作自己的钱来用,这可是违反了专款专用的财政规定啊!虽然还没达到犯罪的程度,但肯定要接受对应的行政处理的。要是你把专门给抗灾、抢险、防洪、慰问军人家属、帮助贫困人口、移民以及接济穷人用的款项转借他人,或者用于别的什么地方,那就可能触犯挪用特定款物罪或挪用公款罪了。特别是如果你是个国家公务员,把这些钱私自拿去用的话,那就是犯罪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挪用公款罪。这个罪名的犯罪主体是有特殊要求的,必须是国家公务员,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在国家机关里上班的公务员;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里上班的人;被国有单位派到非国有单位里上班的人;还有那些按照法律规定在做公务的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挤占、挪用一般用途的专项资金,违反了专款专用的财经纪律,按规定“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等处理即可。 将专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用途的款物挪作他用,则触犯了刑法第二百七十三条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规定。无论是挪作公用还是私用,都要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国家工作人员将上述款物挪归个人使用,构成犯罪的,还应按照《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挪用公款罪定罪,从重处罚。如某贫困乡镇将扶贫资金用于发放职工工资,虽然是公用行为,相关人员也受到了一定的刑事制裁。
-
如何认定专项资金挪用
行为人挪用国家或有关部门或上级部门下拨行政事业单位具有专门指定用途或特殊用途的资金的行为,是专项资金挪用。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2020.05.18 224 -
挪用专项资金的解决
挪用专项资金的处理 要看挪用到哪里、作何用,还要看挪用资金的多少。如果挪用到国有其他单位、部门,或挪用来作本部门其他事情,有挪用公款罪。 犯罪的特点 通过对我院所办理的挪用专项资金案件进行分析发现,挪用专项资金犯罪有如下特点: (一)犯罪情
2024.05.23 58 -
挪用专款专项资金的后果
挪用专款专项资金的后果为:可能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如果行为人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2020.11.11 214
-
挪用专项款归还违反规定有哪些
挪用专项款违反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挪用专项款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023-07-26 15,340 -
专项资金挪用了会有什么后果?
根据法律规定,挪用专项资金的后果有: 1.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越重,量
2023-08-28 15,340 -
怎么把专项资金挪用
挪用专项资金是指国家机关、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拨给经费的团体,破坏专款专用的原则,违反国家财经管理制度,擅自改变公款用途,将科研、、卫生、军工等专项资金挪作他用,或者挪用生产性资金用于非生产性
2022-08-28 15,340 -
怎么惩罚挪用专项资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11-06 15,340
-
01:19
挪用资金罪最新规定
我国《刑法》中规定了挪用资金罪的量刑幅度,并且在相关司法解释中对本罪的细节作出规定,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如果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擅自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挪用数额达到十万元以上、超过三个
2,013 2022.04.17 -
00:50
个人挪用专项经费后还上怎么定罪
因为专项资金属于公款,对挪用专项经费的行为进行刑事处罚的标准都是刑法第384条的挪用公款罪的处罚规定。根据刑法的规定,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专项经费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属于挪用公款罪。或者挪用较大数额的公款数额进行营利
1,292 2022.04.17 -
00:57
挪用资金需要什么证据
挪用资金罪需要的证据就是账册以及相关的转账记录。在实际的挪用资金案件中,通常最重要的证据就是账务证明,一般账册记录着所挪用资金的出入、流向,也可以直接指明单位的多少资金,何时经过何人从公司的账户中被转到何处以及他人的何人账户中。 根据《中华
1,59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