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间接故意的概念与判定

间接故意的概念与判定

2024-08-29 21:48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河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4-08-29回复

专业分析:

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间接故意包括三种情况: 1、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 2、为了追求一个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 3、在突发性案件中不计后果,动辄捅刀子的情形。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有下列情况: 一、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意图而放任一个危害结果发生。 二、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其中又可以分为情况: 1.为了追求某种危害结果而对同一对象可能造成的另一危害结果持放任的态度。 2.对某一对象实施犯罪行为时,放任对另一对象造成的危害结果。

律师普法更多>>
  • 法的概念与法律概念的区别
    法的概念与法律概念的区别

    法的概念与法律概念的区别:属性不同、效力不同、与国家权力的联系程度不同、与社会经济的联系的性质和程度不同。 1、法和法律的内在属性不同。法是一种权利要求,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生活要求的权利体系。而法律则是一种国家意志,是体现国家意志要求的实在

    2023.03.14 29
  • 故意犯罪是怎么概念的
    故意犯罪是怎么概念的

    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

    2020.05.02 201
  •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有哪些不同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有哪些不同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如下: (1)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 (2)意志因素方面不同。即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显然不同,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

    2023.10.24 101
专业问答更多>>
  • 间接故意犯罪的概念是什么, 间接故意犯罪中的故意犯罪是怎么认定的

    间接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 其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行为人对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须持放任其发生的心理态度,即行为人对明知可能发

    2022-03-15 15,340
  • 间接代理的概念和定义

    间接代理,“直接代理”的对称。又称“隐名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而不表明被代理人身份,其法律后果先由代理人承担再转移给被代理人的一种代理形式。大陆法系独有的概念。在大陆法系国家,以被代理人名义进

    2022-09-04 15,340
  • 行政赔偿的直接赔偿和间接赔偿的概念与定义

    所谓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国家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行政赔偿的范围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行为范围;二是承担

    2022-07-01 15,340
  •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概念

    按照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的关联方式不同,可以把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所谓直接证据,就是以直接方式与案件主要事实相关联的证据,即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所谓间接证据是指与待证的案件事实之间具

    2021-09-2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间接故意与过失的区别 00:58
    间接故意与过失的区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间接故意和过失在本质上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其区别在于: 1、两者在认识因素上有一定的区别,两者虽然都预见了危害结果的发生,但在认识因素上不同。间接故意的心理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没有发生错误

    1,298 2022.04.17
  • 物权与所有权的概念 01:00
    物权与所有权的概念

    物权和所有权,不是相同的概念,两者属于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所有权是物权的一种,是最为典型的物权的类型。物权就是自然人、法人所享有的直接对物进行支配的权利。这种支配的权利是绝对性的,排他的,任何人不得进行干涉。物权总的来说,包括了所有权、担保

    3,422 2022.04.15
  • 刑法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00:59
    刑法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刑法中的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则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具体来说,两者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方面存在差别。 在

    2,295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