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犯罪的预备需要定罪吗

犯罪的预备需要定罪吗

2022-12-07 11:21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山东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2-07回复

专业分析:

犯罪预备也构成犯罪,需要定罪,情节显著轻微可不认为是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犯罪预备也构成犯罪,需要定罪,情节显著轻微可不认为是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刘伟长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毒品犯罪有犯罪预备。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律师普法更多>>
  • 犯罪预备需要处罚吗
    犯罪预备需要处罚吗

    需要。犯罪预备尽管没有着手实施犯罪,但是犯罪人为了犯罪的顺利进行而做了相应的准备,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应当负刑事责任。但犯罪预备毕竟没有把犯罪行为实施完毕,与完成了的犯罪(犯罪既遂)相比,社会危害性要小很多(比如说为了杀人而准备菜刀和用菜刀

    2020.04.27 91
  • 共同犯罪需要预备吗
    共同犯罪需要预备吗

    可以成立。共同犯罪预备是二人以上共同实行犯罪预备行为。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成立共同犯罪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2、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

    2020.07.30 170
  • 犯罪预备是预备犯吗
    犯罪预备是预备犯吗

    犯罪预备是预备犯。行为人在犯罪阶段上主观方面应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此保证犯罪的既遂;客观方面应表现为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2020.07.21 159
专业问答更多>>
  • 犯罪预备需要定罪吗

    犯罪预备也构成犯罪,需要定罪,情节显著轻微可不认为是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2-05-13 15,340
  • 犯罪预备罪是犯罪预备犯吗

    不是;但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

    2021-10-15 15,340
  • 预备犯罪的犯罪预备

    看情况。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预备犯也应当受到刑事处罚,但对于预备犯,可以比较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是指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开始

    2021-12-05 15,340
  • 犯罪预备犯罪情节要定罪吗

    犯罪预备也构成犯罪,需要定罪,情节显著轻微可不认为是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2-07-1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商品房预售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01:15
    商品房预售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根据我国《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的明确规定,商品房预售应当同时符合以下几个条件。如果其中有一个条件不符合的,都不允许开始商品房销售: 第一,房地产开发商已经交付了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且取得了土地使用权证书; 第二,房地产开发商必须持有

    1,039 2022.04.17
  • 共同犯罪的认定 01:22
    共同犯罪的认定

    构成共同犯罪,需要满足下面几个条件: 首先,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一起实行犯罪行为,并且都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了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 第二,共同犯罪人在主观上必须都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这个意思是指,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属于犯

    2,474 2022.04.15
  • 重婚罪定罪需要哪些证据 00:58
    重婚罪定罪需要哪些证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重婚罪指的是已经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具体包括法律上的重婚和事实上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即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因此,在自行提起重婚罪的刑事诉讼时,

    930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