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抚养权判给谁的条件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孩子的抚养权判给谁?有哪些考虑因素?根据《民法典》和相关司法解释: 1、不满两周岁的子女,原则上由母亲直接抚养。 2、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由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比如说父母的生育能力、是否有其他子女、孩子跟其的生活时间长短、与祖父母外祖父母生活时间长短等),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 3、如果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对于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 2、法律规定对于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因此,也可以和孩子进行沟通。
-
孩子的抚养权判给谁?有哪些考虑因素?
孩子的抚养权判给谁?有哪些考虑因素?《民法典》和相关司法解释: 1、不满两周岁的子女,原则上由母亲直接抚养。 2、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由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比如说父母的生育能力、是否有其他子女、孩子跟其的生活时
2021.02.18 135 -
孩子抚养权变更的条件有哪些,孩子抚养权更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一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行为的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的。 有的父母离婚时争夺抚养权不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只是为了在财产分割
2021.02.15 265 -
孩子抚养权的判给谁呢?
孩子不满两周岁的,其抚养权判给孩子母亲。已经满两周岁的孩子,如果双方对抚养权问题协议不成,则法院会将孩子抚养权判给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成长的一方。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即孩子愿意和谁生活,谁就可以获得孩子的抚养权。抚养权判决的
2021.04.02 124
-
离婚孩子判给谁的条件及争取孩子抚养权的方式有哪些
关于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双方可以协商,若不能协商,双方就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可以起诉到法院,法院会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如生活环境、工作条件、经济收入、教育背景、小孩年龄等综合情况来判决,总之,孩子的抚养权归谁法
2022-05-08 15,340 -
孩子抚养权的判定条件有哪些
孩子抚养权的判定条件可以根据以下几条:一、双方基本条件的取证对双方的基本条件进行取证,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性质、工作环境、收入状况、居住条件、文化程度、性格修养等,通过对双方的基本条件进行比较分析,突出有
2022-06-30 15,340 -
孩子判给男方抚养的条件有哪些
1、女方长期在外不回家,不尽抚养义务的。2、男方已做绝育手术,或丧失生育能力的。3、男方年纪偏大,再次生育的机率较小,而女方却处于较好的生育期的。4、女方有不良嗜好或其他品质问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5
2021-06-08 15,340 -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归谁争取孩子抚养权的条件有哪些
对于孩子抚养权的归属,夫妻双方可以进行协商,一旦协商不成,则需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一般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原则进行,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夫妻双方的学历、工作、收入、年龄、家庭环境、子女的年龄等
2022-04-22 15,340
-
01:04
离婚孩子抚养权变更条件有哪些
离婚孩子抚养权变更条件有: 1、父母双方可自行协商变更孩子抚养权; 2、协商不成的,一方可起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变更,存在以下法定事由的,法院一般会予以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 (2)与子女共同
1,249 2022.10.03 -
00:48
女方如何争取孩子的抚养权,需要哪些条件
女方可以从以下方面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1、如果一方存在下列情形的,在争取抚养权上,法院可以优先考虑: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 2、如果在以下方面存在优势的,那么就积
713 2022.04.17 -
01:54
离婚孩子一般判给谁抚养
离婚孩子一般判给谁抚养,法院判决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双方的抚养能力等因素来确定。参考因素如下: 1、双方的基本条件,例如文化教育程度,工资收入等等; 2、父母双方和孩子的情感基础; 3、孩子生活环境方面,例如孩子的居住环境,教育环境; 4、
669 2023.04.20